守住托付你的每一寸土地,让人找到回家的路!

图片

 

上个星期天,有两位老朋友回来我们的小家,许多的回忆涌上心头。
不知不觉,在这个小镇已经17年过去了。
来的时候我还是一个20来岁的小年轻,感恩的是当时在这里有一大群海归的弟兄姊妹,他们在这里开拓和建造,成就了我们这年轻的一辈。
我说我是踩中了一个复兴的小浪潮,那是一点都不夸张。
因为那是一个走在小区里,每栋楼上都在唱歌,每条路上都会遇到家人的季节。
去到酒店里,很多会议室都是满的,一到礼拜天早上都在唱歌。
每逢圣诞节,大型的会场都要抢定,而且抢定的都是自家人。
我记得有一年,我们定了一个大会场做活动,到的时候发现有另外一个团队正在搭建,因为两个销售没有沟通及时,另外一位销售其实已经把我们要场地订出去了。
当时本来想要和酒店方交涉,但我们一看搭建的是自家人,我们就决定临时改我们自己的时间。
那天还因此出了一个乌龙,我特意从别家邀请来拉小提琴的弟兄我没有通知到,他当天赶来扑了一个空。
回想那些年刚刚初生的自己,真是被富养了多年。
我身边许多的家人不仅是科技界的精英,生命也都很丰盛,我是那个常常被照顾、被帮助、被教导、被成全的小年轻。
10多年过去,这里早已物是人非。
/
09年,我在这里成家了。
10年,我和妻子有了我们的第一个孩子,13年,我们有了第二个孩子。
那几年,我在一个小区里搬过4次家,但一直没有搬离这里。
两个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都一直在门口的学校,可以说就在门口这条马路上长大的。
曾经有朋友问我:你这么多年都呆在这一个地方,不单调吗?
其实我是一个向往自由自在生活的人,我年轻的时候甚至梦想自己要做一个流浪歌手,走到哪唱到哪,看遍世界大好河山。
但如今我对自由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不再认为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就是真自由。
我认为真自由就是活在真理中,活在至高者的话语和心意里。
TA让我往东,我能自由的往东,而不是偏要往西,或不得不往西,那是真自由。
/
与其说选择呆在这一个地方,我更喜欢说是选择守在这一个地方。
至少在目前的阶段,对这一片土地我是有很大的托付和使命的,我不会轻易离开这个地方。
如果说种一棵树都要花10年才能看到结果,我们能奢望一两年或三五年的建造就能带来多大的成果呢?
我们需要在一个地方修理、看守,这不是一个短时间快节奏的工作。
在现代人的节奏里,换工作换伴侣都变得越来越快了,但建造的工作是需要细心照料、静待花开。
我常常鼓励身边的弟兄姊妹:你一定要知道自己的禾场在哪里,要忠心的守住托付你的每一寸土地。
/
因为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长存。
我看到,虽然这大城市里的人一直在流动,很多人来了又走了,但这片土地依然还在,这叫物是人非。
但总要有人愿意守在这里举着灯牌,给人指明回家的路。
这就是为什么城要造在山上,灯要放在台上。山上的城是给人指引方向,让人们知道回家的方向,而灯可以为他们照亮这条回家的路。
如果你没有力量造一座城,那么你就去点一盏灯。
照着TA量给你的力量,守好TA托付给你的每一寸土地,让经过这里的人找到回家的路。
这土地不仅可以指那些具体的土地,也可以指那些TA托付给我们的禾场。
因为,TA量给我们的地界会坐落在佳美之处,TA给我们的产业实在美好。我们要守住这佳美的产业,为TA修理看守。
如果TA要托付给我们新的禾场,那么TA一定会为我们预备接续和传承的人。
但若TA没有托付给我们新的禾场,或者接续的人没有出现,那么我们就一直要守在这,直到我们见他面的日子。

成为祝福#8|畏惧而侍奉,战兢而快乐!

图片

 

默想 《诗2:11》
当人们提到“敬畏”一词,往往会偏重于“尊敬”、“崇敬”之意,而不大会讲其中所包含的“畏惧”之意。
因为我们不想把我们的父形容成令人畏惧的那种形象,而是喜欢把他描述成慈爱的形象。
但事实上“敬畏”一词就包含了“畏惧”之意,所以很多处都直接翻译成了畏惧,例如《诗2》这里。
今天我想深入的来和你分享关于“敬畏”的真理,因为这是要成为有福之人的必经之路。
/
首先,我们需要区分两个概念,一个是情绪,一个是态度,这是有很大区别的。
例如快乐是一种情绪和感受,而喜乐是一种态度和决定。
虽然同一个词在有些地方会翻译成喜乐,而有些地方又会翻译成快乐,但我们还是必须要知道它们的区别。
比如说,我现在感受不到快乐的情绪,但我决定我要喜乐的面对,甚至一个人的喜乐也不一定会写在笑脸上让人可以看见。
关于喜乐,我在之前专门有分享过一篇文章:“快乐不是喜乐!两者有13个不同!
这就是为什么,《诗2:11》说:当存战兢而快乐。就是说,都害怕到战兢发抖了,但是同时是喜乐的。
快乐(happiness) 通常是外在环境或条件带来的情绪反应,往往是短暂的、依赖于环境的。
例如,吃到美味的食物、获得奖励或遇到开心的事情时会感到快乐。但这种情绪是基于外部因素的变化,可能随着情况的改变而波动。 
而喜乐(joy) 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态度,是源自内心的信靠、感恩和关系。
它并不完全依赖外部的环境,而是由内在的心态和认知所决定的。喜乐是持久的、超越环境的,是生命九果之一。
战兢是情绪和反应,但是喜乐确实内心的态度和选择。
/
现在我们来看敬畏。
首先,畏惧或惧怕是一种情绪,通常是对威胁、危险、未知或不确定因素的反应。
它是我们生理和心理对潜在伤害或不利后果的自然反应,这是人与身俱来的一种情绪,它本身是好的,是在帮助人类保持警觉和避免危险。
因此在生理上,惧怕的时候会引发“战斗或逃跑”的反应,激活我们身体的应急机制。
这就是为什么吃了善恶树果子的亚当会躲避,藏在园中的树木中。
而敬畏和惧怕的不同之处在于,敬畏是积极的惧怕,是一种主动的选择和心态,而不是环境所带来的反应。
例如,敬畏的心能提醒我们犯罪的潜在的危险,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决定。
人若真的敬畏就不会犯罪,因为他惧怕犯罪之后会带来的危险和后果,人若不惧怕犯罪会带来的危险和后果,我们则会说这人没有敬畏。
所以,敬畏和惧怕虽然不同,但是敬畏里面是带有惧怕的,不能仅仅只是理解成尊敬和崇敬。
许多的不敬畏都是出于无知,因为对TA或TA的法则缺少认识,所以他们不惧怕违背TA的法则所带来的后果。
所以,当存畏惧而侍奉,当存战兢而快乐,意思就是我们要带着敬畏的心来侍奉(常翻译成敬拜),即使战兢,也要喜乐。
要甘心乐意的、喜乐的、带着敬畏的心来敬拜,这样的人是有福的。
祝福你!
#1|学会说不!
#2|喜爱与思想!
#3|像一棵树!
#4|凡事顺利!
#5|父知道你的道路!
#6|带着祝福思维去工作
#7|不要专顾自己
– Sean

董宇辉说:“人得为一个事情而活,我尝试在找。”这也许是大部分人的生命光景!

图片
刚才,刷到与辉同行官方号董宇辉的演讲视频,标题是:找寻使命。
董宇辉说:“人得为一个事情而活,当一旦一个人能找到自己所值得奋斗的使命的时候,他就会变得特别的舒展,也会变得特别的充满魅力,我尝试在找。”
我很惊讶。
一个一年卖货超百亿的超级头部主播,竟然还不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么。
我想这也许就是大部分人的生命光景吧。
他说的没错,一个人只有活在使命里的时候,才能变得舒展,有价值感,那就是一种如鱼得水的幸福感。
这其实就是呼召,就是Calling,我之前在《活在呼召里》有详细分享过。
使命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就是把你的命交给TA使用,关键在于使命从何而来,谁又值得我们把命交给TA呢?
一个人?一个事?一个组织?一个梦想?
之所以那么多人都活着没有使命感,连这么有影响力的人都在找寻,那是因为他们不敢或不愿意为他们现在正在做的事献上生命。
因为他们心里知道,财富、名利这些不过都是过眼云烟,正所谓不定的钱财是靠不住的,是有贼会挖窟窿来偷的,是会生锈的。
人心深处的永恒性决定了人心是渴望和向往永恒价值的事物的,例如信、望、爱。
所以很多有钱人都会想方设法的去做善事,因为他们去付出了爱,会得到快乐和满足感,而这就是来自永恒世界的馈赠。
但即使如此,人世间的爱仍然是肤浅的,因为我们若不认识真爱的源头,我们的爱永远都是不够的。
唯独找到正确的信仰,才会有真是的盼望,才能明白什么是真爱。
而使命感恰恰是活出信仰、活出盼望、活出真爱的人的标配。
我想,所有正在找寻使命、没有满足感、没有幸福感、没有安全感、没有方向感、没有价值感的人,缺少的就是一个正确的信仰吧!
盼望你们都能找到!
我相信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开门!
你一定能找到!因为TA也在找你!

成为祝福#7|不要专顾自己

图片

 

https://i.y.qq.com/v8/playsong.html?songid=485738501#webchat_redirect

默想 《提后3:1-17》
常常在听到一些弟兄姊妹的近况时,总会有一种莫名的忧伤涌上心头。
出于肉体来说,也许应该替他们高兴。看起来生活更加优渥了,事业有了更好的发展,家庭条件和孩子教育都能如愿以偿。
但我的忧伤来自于:还有多少人在顾念S家的事,顾念国度的事呢?还有多少人会把使命放在心里呢?
在提后3章这里讲到许多末后世代里的人性,并不是讲给世人的听的,而是对我们这群人说的。
讲的第一个就是专顾自己。
专顾自己的思维就是哪里好赚钱就往哪里去,哪里好生活就往哪里去,一切都以自我的利益为中心。
常常有家人联系我在上海找聚会,然后一上来就会列举各种要求:离他家要近的、年轻人要多的、WORSHIP氛围好的、信息纯正的…
我心里在想,在今天这样的大环境下,去一个新的地方能找到聚会就很值得感恩了,哪还那么有得挑。
属灵生活的需要难道不应该是在我们决定要去一个地方之前就要考虑好的吗?
如果属灵生活没有着落,就贸然离开一个现有的属灵环境去一个新的地方是很冒失的。
哪里工作好、收入好、生活好我就去哪里,这就是专顾自己的思维。甚至有时候明明是专顾自己,还会美其名曰是为了使命。
现在很普遍的现象是,我们还会带着专顾自己的思维去找JH。
这只是一种消费的心态,这是不应该有的。
我们应该带着建造的心态去JH,我们不要专顾自己,乃是要一同去建造那个共同的家。
无论我们去哪里,我们一定要清楚的是:托付给我的禾场在哪里;我要做什么才能和大使命联系在一起;在哪里才能活出我的呼召和命定;哪个JH才是我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
因为我们来到世上,不只是来领受祝福,我们也要成为祝福传递祝福。
/
一个专顾自己的人,只想让祝福停留在自己身上,而恰恰因为如此反而留不住祝福。
如果一个身体上的肢体只顾自己的话,这个身体将会不成身体。
我们身体上的各个部位都有不同的功能,它们是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不同的任务,先让整个身体受益,最终让每个肢体部位都受益。
每个部位的存在和作用,都是为了整体的健康和运作,而不仅仅是为了自身。
例如,当你看到一杯水时,脚负责支撑和移动身体,而腿的力量则帮助推动身体向前,两者的配合使得我们的身体能够行走,来到水那里。
然后眼睛引导你的手去抓住它,而手的动作则需要依赖眼睛来精确定位,最终让口喝到水,然后让整个身体都能喝到水。
当然,这期间,大脑通过神经系统向全身发送信号,指挥身体的动作和反应,而神经系统则负责将外界的信息传递给大脑,让我们做出适当的反应。
心脏负责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部分,而肺则负责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肢体间的紧密合作,支持了全身的运作,生命得以延续。
试想一下,如果眼睛只顾自己,脚只顾自己,或者口只顾自己,那么身体就喝不到水。
所以,身体的各个部分都不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存在的,而是为了整个身体的和谐运作,彼此依赖、相互支持。
我们要做的是,时刻连于元首,以他的事为念,先求他的国他的义,那么其他我们所需要的一切他都会加给我们了。
祝福你!
#1|学会说不!
#2|喜爱与思想!
#3|像一棵树!
#4|凡事顺利!
#5|父知道你的道路!
#6|带着祝福思维去工作
– Sean

成为祝福#6|带着祝福思维去工作

图片

https://i.y.qq.com/v8/playsong.html?songid=485738501#webchat_redirect
默想 《创1:28》
就赐福给他们,又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 -创 1:28
春节回来,很多家人又要开始每天早出晚归的生活了,996和007成为了我们很多人每周生活的常态。

在我们绝大多熟人的日常生活中,工作似乎成了一种“不得不”的责任,甚至越来越多的人称自己为“牛马”,用以形容工作的辛苦和压力。

我称这是汗流满面才能糊口的“咒诅思维”,但如今的我们已不再活在亚当夏娃的咒诅之下,但这样的思维模式并不符合我们受造的初衷。

我们受造,不是为了让我们在劳苦重担下挣扎,而是为了得祝福,并领受赐给我们的治理、管理的权柄和使命使命。

因此,我们需要改变心态,回归起初受造的目的,将”咒诅思维“换成“祝福思维”。

例如,今天的我们就可以带着祝福思维去工作。

一、工作不是咒诅,而是祝福

在许多人的观念里,工作是“苦差事”,每天”上班如上坟“,这是不得已的谋生手段,所谓”汗流满面才能糊口“。

但实际上,在我们人类犯罪之前,我们领受的是“管理”与“治理”这地的使命(创 2:15)。

这意味着,工作本身是赋予我们的美好任务,是我们与造物者同工的方式。

当然,犯罪后的世界让劳苦变得格外真实(创 3:17-19),但今天的我们不一样,因为在我们身上咒诅已经化为祝福。

虽然我们的肉体仍然需要受到工作的劳苦,有一天仍然会死去,但是我们可以带着祝福的思维去工作,甚至去面对肉体的死亡,你会发现这所带出来的果效就完全不一样了。

并且我们要知道的是,虽然终身劳苦、汗流满面确实是咒诅,但是造物者也并没有收回他赐给我们的所有祝福。

二、带着管理者的心态去工作

创 1:28 讲到“治理这地”,这意味着我们人被赋予了管理者的角色。

无论你身处什么岗位,都可以以“治理”的思维去做事,而不是仅仅完成任务。

一个带着治理者心态的人,不会只是被动地服从安排,而是积极寻找改进、优化和影响的机会。

哪怕你是一个保安,你都有治理和管理的权柄,至少那扇门,没有你的许可就不能进入。

例如,约瑟在波提乏家里、在监狱里,甚至在埃及做宰相时,无论环境如何,他都带着治理者的心态去工作,因此他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成为祝福(创 39:2-5)。

三、工作中的祝福文化

如今的职场文化往往强调“内卷”、狼性竞争甚至“躺平摸鱼”,但造物者的心意是要让我们在工作中成为祝福。

弗 6:7-8 说:“甘心事奉,好像服事Z,不像服事人。” 这意味着,我们的工作不是单单为了老板、客户或薪资,而是为了荣耀那位赋予我们能力的。

当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态去工作,我们不仅能活出更丰盛的生命,也能影响身边的人,使职场成为流淌祝福的地方。

四、如何在工作中活出祝福思维

那么我们要如何在我们的工作中活出祝福思维呢?

首先,我们要心怀感恩而非抱怨,要感恩我们能得到工作的机会,而不是一味抱怨工作带来的压力。

其次,主动而非被动的去工作,用治理者的心态去做事,而不是消极的应付。

同时,要学会给予而非索取,在工作中竭力成为他人的祝福,而不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

当然,我们还要在工作中积极的寻求成长而非安于现状,要将工作视为操练生命、拓展能力、分享好信息的机会。

从今天开始,带着祝福思维去工作吧!

#1|学会说不!
#2|喜爱与思想!
#3|像一棵树!
#4|凡事顺利!
#5|父知道你的道路!
– S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