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有能力但没有愿意的心
后来他们渐渐失去了能力
有些人没有能力但却有一颗愿意的心
后来他们渐渐得着了能力
Sean
信仰、生活、音乐、文字、创意
有些人有能力但没有愿意的心
后来他们渐渐失去了能力
有些人没有能力但却有一颗愿意的心
后来他们渐渐得着了能力
Sean
别把冲动当感动
别把兴趣当呼召
Sean
跟随主就是
走祂走的路
做祂做的事
说祂说的话
爱祂爱的人
Sean
很多年轻人混日子
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日子还很多
很多老年人反而马不停蹄
因为他们意识到自己日子不多了
其实服事的最好年龄
不是年轻的时候
也不是年老的时候
而是今天
Sean
把自己藏在GOD里面
以至于那个人只有先找到GOD
才能找到你
Sean
仪式只是信仰的幼儿园
但是很多人连幼儿园都懒得上
Sean
过去的古人与我们同在一个月亮下,他们喜欢对着明月抒发情感,谱写着他们的悲欢离合。
诗人大卫曾经也在月圆之夜,独自一人观赏着皎洁的明月,深知这是奇妙的造物主所赐,所以不禁从心里发出感叹:
我观看你指头所造的天,并你所陈设的月亮星宿,便说: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诗篇 8:3-9 )
我除了很喜欢苏轼的《水调歌头》,我也很喜欢他的“赤壁赋”。
他与一位客人,在江上泛舟赏月,看到秋夜的明月,感受到大自然景色之美,就感到人生的无常与短暂。
所以他在赋中写到: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赤壁大战的一代枭雄曹操而今安在哉?不能,他只能“抱明月而长终”。
苏东坡在《赤壁赋》中的感怀,正如神人摩西曾在诗篇中所说: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但其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我们便如飞而去。(诗篇 90:10 )
苏东坡说:“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他在悲叹着人生的渺茫,但也在赞叹着造物者的伟大: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使徒保罗也曾说: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罗马书1:20)
自古以来,似乎许多智慧人都相信造物者的存在,他们认为宇宙万物并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一定是来自一个伟大的创造。
我们为什么要去相信自己是来自一个低等的动物,而不愿意接受我们是造物者伟大奇妙的创造。
亲爱的朋友!盼望我们在这个中秋佳节之际,可以感受和经历到上帝创造的奇妙与大爱,让我们回转向祂,得着永恒的祝福!
愿祂赐福与你!
2022年9月9日
在不可能的时候
才是考验信心的时候
在不可爱的时候
才是考验爱心的时候
Sean
活出见证需要一辈子
失去见证却只需要一分钟
所以,坚持到底才叫胜利
Sean
但凡是经历过一点点苦难的人
都不会轻易把恩典当作理所当然
甚至是放纵的机会
S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