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早上开始敬拜前我的吉他弦断了!

图片

那天早上我主领,开始敬拜前我的吉他1弦断了。

翻开琴盒,发现备用1弦在上次已经用完了,回去取也已经来不及了,顿时不知道怎么办。

作为弹吉他的主领来说,在敬拜的时候吉他断弦是常有的事,如果没有备用吉他的话,通常都会用剩余的弦把那一场敬拜带完。

好在有其他的乐器作补充,只要不是以吉他为主,或者要弹很多旋律的话,通常影响不会太大。

但这次是我的吉他为主,这该怎么办呀,心里焦急如焚。

这时我里面有个声音跟我说,你不是有根2弦吗?换上去。

我立刻翻开琴盒,发现的确有根2弦,可是我弹吉他20多年,从来没有把2弦当1弦用过。

我的理性告诉我,1弦直径0.012,2弦直径0.016,相差太大。

我心里嘀咕着:这能行吗?

可手已经不由自主的在换弦了。好吧,试试看吧!

当我快速的装完弦,发现2弦装上去,除了手感较硬,声音较粗,但并不影响我把这一场敬拜带完。

非常感恩,那一场敬拜很顺利的带完了。

/

回来以后,我心里一直在思想,我们的生命是否也会有类似的经历。

当我们遭遇突发状况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按照过去的经验和框架来评估,看上去一个个都像是迈不过去的坎。

可是如果我们跳出过去的经验和框架,我们会发现,其实有很多的解决方案。

当我们暂时失去一些我们认为“非它莫属”的东西时,我们会焦急、焦虑,甚至会悲伤绝望。

可当我们平静下来多看几眼时,我们会发现这些东西不一定就是“非它莫属”的,也许有可以替代它们的,甚至可能有更好的,不是吗?

当我们失去一些人时,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你可能失去了一个好的同工,为什么不试试你已经拥有的看起来并不一定有那么好的同工呢?

或许它们渐渐就可以成为好的甚至是更好的,又或许当这个阶段过渡完以后,会来个更好的呢?

任何的时候我们都要相信,在父的山上必有预备,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思虑、不忙乱、不抱怨,凡事谢恩。只有父才是“非祂莫属”不可替代的。

带着坚定的步伐,满怀喜乐的继续向前奔跑,不回头!

让我们共同建造吧,让这身体越发荣美!

图片

最近我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在自媒体上面吐槽他们的JH或他们看到的别的JH的问题,心情非常复杂。
首先,互联网自媒体的杠杆很容易快速的将一个普通人放大成为网红,以至于很多人会认同和相信他们输出的话语和观点。
可是问题在于,他们的观点不一定是事实,也不一定合乎真理,但却不知不觉影响了许许多多的人。
同样身为有一定粉丝量的人,我自己有时候也常常感到恐惧战兢,害怕我会说错话,害怕输出错误的观点和认知。
我想,作为有一定粉丝量的人更应该谨言慎行,很多当下流行的所谓流量密码要谨慎使用,例如“骂”。
我知道,在海外有不少Youtuber就是靠骂JH火出圈的,因为他们做了无数人的嘴替,制造了矛盾,引爆了舆论,放大了对立,从而带来了流量。
但是,我们要看到的是,骂的那些JH的问题有很好的解决吗?是否又带来了更大的问题呢?
/
其实,不管我们吐槽的只是个别的问题还是普遍的问题,JH存在的问题远不止我们所看到的那些。
但我们要权衡的是,我们的做法可能会放大和制造更大的对立和矛盾。
因为互联网的杠杆,会让一个个别的问题被认为是普遍的问题,而制造更大的对立面。
例如你说JH如何如何,那么事实上只是你的JH或你看到的那个JH的问题,甚至可能只是其中某人的问题,但无形当中被你放大到了某个JH的问题,甚至是所有JH的问题。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吐槽往往比赞美更容易引起人的情绪共鸣,当你吐槽的时候,接着你会看到的就是评论区会有一群人拍手叫好,甚至会和你一起群起而攻之。
因为是你引发了共鸣,提供了情绪价值,你使用这流量密码收获了点赞转发和粉丝。
这时,我们需要分辨的是,我们有时候提供的情绪价值真的有价值吗?
夫子进耶城的时候,合城欢呼,可没过几天,合成喊杀,这些都是群众,这些都是粉丝,捧你的和杀你的也许就是同一群人。
/
所以,我建议如果你是看到问题和破口的人,你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去查验你听到和看到的问题是否属实,而不是仅凭一面之词就输出许多的评论和观点。
其次,我们需要考量的是,我们的做法是在建造还是在拆毁,是在造就还是在破坏,是在做好人还是在做义人。
建造一个JH,可能需要几年,但是拆毁一个JH,可能只需要几天。
造就一个人的信心和爱心可能需要几年,但破坏一个人的信心和爱心,让他们跌倒也许也只需要几天。
很多人喜欢做好人,因为好人是讨好人的,是按照人的期望去活的,更容易得到人的认可。
如果一个人在某个地方受了伤,你如果只是拥抱他安慰他,站在他这边替他说话,那么你是个好人。
但是如果你不仅能拥抱他安慰他,还能站在父这边替父来说话,那么你是个义人,也许你说的话并不一定能让他舒服,但是你能造就他。
/
最后我想说,JH不是一个团体,更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群人,一个身体。
而恰恰我们也属于这群人,属于这个身体,那么请问如果我们自己的身体生病了,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加的保养顾惜呢?
盼望这个身体能越发荣美,且荣上加荣!
祝福这个身体!

当变化在说话#10 《从牧童到君王的旅程》

图片

 

一转眼,2024年已经只剩两个月了。
今年的你是否和我一样也经历了许多的事情呢?你的家庭、工作、服事、生活是否正在经历一些变化呢?
我想这就是人生吧,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我身边有一些家人今年陆续失去了工作,也有些家人经济上经历了很大的震动。
虽然计划赶不上变化,但那位和我们说话的父常常会通过变化来和我们说话。
所以,不管你年初定下的计划是什么,现在经历的变化是什么,让我们一起从这些变化当中来查验他全新的旨意吧,看看他通过过去这些个月的变化,在和我们说什么话。

– 当变化在说话#1 《离开舒适区》

– 当变化在说话#2 《跨越逆境》

– 当变化在说话#3 《不期而遇的呼召》

– 当变化在说话#4 《进入应许的旅程》

– 当变化在说话#5 《忠心与跟随》

– 当变化在说话#6 《漂泊中持守》

– 当变化在说话#7 《危机唤醒使命》

– 当变化在说话#8 《从逃避到回转》

– 当变化在说话#9 《至死忠心》

上一期我们分享了保罗至死忠心的生命故事,今天要和家人们分享大卫从牧人到君王的旅程。
《从牧童到君王的旅程》
– 撒 –
大卫这个从牧羊人一路登上王位的人,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的变化,既经历了荣耀,也经历了无数的低谷。1. 被拣选的受膏者大卫年轻时是一名普通的牧羊人,也是在家庭里最不起眼的角色,却在旷野被膏立拣选为未来以色列的王(撒上 16:1-13)。

他的身份转变既是至高者的安排,也是一段全新旅程的开始。

首先,大卫并没有立刻登上王位,而是回到牧场,继续放羊。其次,在他登上王位之前,会经历无数的坎坷和患难。

很多美好的应许可能并非立刻显现,而是需要在日常的忠心与等待中预备自己,掌权者的时间总是完美的,也不要惧怕接下来一路上的变化和艰辛。

2. 打败巨人的勇士

大卫面对在以色列军队前骂阵的巨人歌利亚,展现了他的勇气和信心(撒上 17:45-47)。

他相信,战胜歌利亚不是依靠自己的力量,而是依靠那位至高者的名。这次胜利使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少年成为全国的英雄。

当我们在生命中遇到看似不可战胜的“巨人”时,也许和大卫一样,这也可能是我们的机会。

但要记得,得胜并非取决于我们自己的能力,而是那位赐力量者的同在。

而且,重要的人生转折,往往会从面对挑战并依靠信心开始。

3. 从逃亡到王位

尽管被膏立为王,大卫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扫罗追杀,不得不四处逃亡(撒上 19-24章)。

这段漫长的等待是对他信心和品格的塑造,也是让百姓见证他所领受恩膏的过程,他没有选择通过暴力夺取王位,而是耐心等待那位万王之王按时间成就。

这让我们看到,伟大的应许常常伴随着等候与试炼。即便环境看似不利,但那位掌权者必定会在我们等候的过程中与我们同在,塑造我们,使我们能更好地承担未来的责任和使命。

4. 跌倒与悔改

作为君王,大卫犯下了严重的罪,夺取了别人的妻子拔示巴,并安排计谋杀害了拔示巴的丈夫乌利亚(撒下 11章)。

当拿单责备他时,我们看到他并没有凭借自己王的权柄只手遮天,也没有逃避,而是真心悔改(撒下 12:13)。

原来,伟大的应许也可能带来大的试探,我们甚至也可能会跌倒,但那位至高者的怜悯与赦免远大于人的软弱。

大卫以真实的悔改又重新恢复了与至高者的关系。

5. 晚年的荣耀与传承

尽管大卫经历了低谷,他的生命最终以荣耀结束。

他为圣殿的建造预备材料,建造赞美团队,并将王位交给儿子所罗门(撒下 24章;列上 2章)。

大卫的诗篇成为敬拜的经典,他的生命被后人尊为“合父心意的人”。

大卫从牧羊人到以色列的王,经历了人生中一次又一次的重大转变。但我们看到,人生的每一个变化都是那位至高者计划的一部分。

无论是荣耀、等待、危险、苦难失败还是悔改,只要信靠那位掌管万有的至高者,他就会引导我们走向他为我们预备的荣耀的终点。

愿我们也能在自己的旅程中,从大卫的生命中汲取力量,勇敢面对人生的每一个转折点。

《当变化在说话》系列就在此告一段落了,盼望这系列的分享能够坚固你的信心,提升你的眼光,扩张你的能力。

祝福你!

 

图片

 

 

当变化在说话#9 《至死忠心》

图片

 

一转眼,2024年已经只剩两个月了。
今年的你是否和我一样也经历了许多的事情呢?你的家庭、工作、服事、生活是否正在经历一些变化呢?
我想这就是人生吧,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我身边有一些家人今年陆续失去了工作,也有些家人经济上经历了很大的震动。
虽然计划赶不上变化,但那位和我们说话的父常常会通过变化来和我们说话。
所以,不管你年初定下的计划是什么,现在经历的变化是什么,让我们一起从这些变化当中来查验他全新的旨意吧,看看他通过过去这些个月的变化,在和我们说什么话。

– 当变化在说话#1 《离开舒适区》

– 当变化在说话#2 《跨越逆境》

– 当变化在说话#3 《不期而遇的呼召》

– 当变化在说话#4 《进入应许的旅程》

– 当变化在说话#5 《忠心与跟随》

– 当变化在说话#6 《漂泊中持守》

– 当变化在说话#7 《危机唤醒使命》

– 当变化在说话#8 《从逃避到回转》

上一期我们分享了约拿从逃避到回转的故事,今天我们要来看看保罗的故事。
《至死忠心》
– 徒 –
保罗这样一个狂热的逼迫分子转化成为了外邦人的使徒,这是如何做到的?

今天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保罗的生命历程,看看他是如何在环境的变化中一步一步走上使命的道路的。

1. 从逼迫者到追随者

保罗早年是狂热的法利赛人,为维护自己的传统信仰,他竭力逼迫那些跟随JESUS的人(徒9:1-2)。

但在他前往大马士革的路上,他被光照射,听见那位复活者的声音:“扫罗,扫罗,你为什么逼迫我?”(徒 9:4)。

顿时保罗眼睛失明,扑倒在地,也恰恰是这次奇妙的相遇彻底改变了他的生命轨迹,从逼迫着成为了追随者。

我们看到,无论过去如何,那位掌权者总能以祂奇妙的方式呼召人来归向他,而祂呼召的方式常常是一些突如其来的经历,甚至是患难。

2. 从安提阿到外邦世界

成为追随者的保罗从安提阿出发,开启了多次旅程,将好消息带到小亚细亚、欧洲等地(徒 13)。

在第一段旅程中,他走访多个城市,向犹太人和外邦人传递那位至高者的救赎信息。他克服了文化差异与语言障碍,将这个普世的好消息传播开来。

既然成为了追随者,他就没有留在原地,而是跟随呼召他的那位往指示的地方去,离开自己的舒适区,进入了陌生的领域。

3. 马其顿呼声

在第二次旅程中,保罗原计划前往小亚细亚某些地区,但多次受阻(徒 16:6-7)。

最终,他在异象中看到一位马其顿人呼唤他去帮助他们。保罗选择顺服,调整了他的方向,进入欧洲大陆,开启了新的旅程篇章。

这让我们看到,属灵的旅程需要敏锐的察验那位至高者的引导,因为祂常常以出人意外的方式带领我们进入祂更大的计划。

4. 牢狱中的喜乐

在腓立比,保罗因传扬好消息被捕入狱,但他和西拉在监狱中仍然唱诗赞美(徒 16:25),结果地大震动牢门打开,狱卒的心也被打开,这传为了千古佳话。

同时,这次牢狱之灾也成为了腓立比Church建立的契机。

原来,我们生命和服事道路上的逆境不一定是拦阻,也可能是见证至高者作为的机会。

只要我们在苦难中保持信心和喜乐,不仅能让自己刚强站立,也能影响和改变周围的人。

5. 智慧回应文化挑战

在雅典,保罗面对的是一群哲学家和多神论者的尖锐挑战,但他并没有直接批评他们,而是找准切入点,向他们传递了真理的信息(徒 17:22-31)。

他用从上头来的智慧与敏锐,在充满异教氛围的环境中仍然竭力的作见证。

有时候,我们面对攻击和挑战并非坏事,也有可能是我们传递真理的好机会。

6. 受困中的盼望

当保罗遭犹太人控告,要被押解到罗马受审,他在路上经历了船难,但他却还在船上安慰并鼓励船上的人,并服事他们是所有人安然无恙(徒 27章)。

在罗马,他虽身陷囚禁,却继续写信鼓励众Church,完成了许多书信的撰写。

原来外在的艰难险阻都无法阻止我们完成使命,只要我们的信心建立在那位至高者的计划之上,任何环境都可以成为成就祂旨意的工具。

7. 忠心到底

根据历史记载,保罗完成使命后,最终也为他的使命牺牲了生命,他用他一生的热忱与忠诚践行了他的使命,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将身体的献上当作活祭。

生命的意义不在乎长短,而在乎是否完成使命和托付。愿保罗的至死忠心也能激励我们,让我们持守信心为使命而活。

祝福你!

图片

当变化在说话#8 《从逃避到回转》

图片

 

一转眼,2024年已经只剩两个月了。
今年的你是否和我一样也经历了许多的事情呢?你的家庭、工作、服事、生活是否正在经历一些变化呢?
我想这就是人生吧,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我身边有一些家人今年陆续失去了工作,也有些家人经济上经历了很大的震动。
虽然计划赶不上变化,但那位和我们说话的父常常会通过变化来和我们说话。
所以,不管你年初定下的计划是什么,现在经历的变化是什么,让我们一起从这些变化当中来查验他全新的旨意吧,看看他通过过去这些个月的变化,在和我们说什么话。

– 当变化在说话#1 《离开舒适区》

– 当变化在说话#2 《跨越逆境》

– 当变化在说话#3 《不期而遇的呼召》

– 当变化在说话#4 《进入应许的旅程》

– 当变化在说话#5 《忠心与跟随》

– 当变化在说话#6 《漂泊中持守》

– 当变化在说话#7 《危机唤醒使命》

上一期我们分享了以斯帖王后的故事,今天我们要来看看约拿从逃避到回转的故事。
《从逃避到回转》
– 拿 –
约拿的故事是一段从悔改到回转的旅程。当他不愿去尼尼微传达悔改的信息而选择逃离时,那位掌管海陆空的主宰用奇妙的方式将他引回到了使命的轨道上。

1逃避的后果

约拿接到指令,前往尼尼微呼吁当地百姓悔改,但他选择逃向相反的方向,登船前往他施(拿1:1-3)。

他试图逃避自己不愿面对的使命。然而,在海上,一场暴风雨来临,最终他被抛入海中,并被大鱼吞下。

我们看到,他的逃避让他陷入了更大的危机之中,所以我们要知道,那位掌管一切的随时都在我们身边。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选择逃避某些责任或呼召,试图避开不愿面对的难题和不愿学习的功课。

但约拿的逃离让我们看到,抗拒内心的呼召往往会带来更多的危机和难题,因为那位至高者会用各种方式让我们重新面对自己的使命。

2在鱼腹中的悔改

被大鱼吞入腹中,约拿经历了生死的考验。他在鱼腹中向那位至高者祈求,表达悔改之心(拿2章)。

在黑暗的深处,约拿意识到他无处可逃,只能依靠那位至高者的怜悯。最终,鱼将他吐在岸上,开启他悔改后的新生。

在困境与黑暗中,我们会被迫反思自己的选择,这是觉醒的机会。

即便我们身处低谷,我们依然可以转向那位祂,这时,回转是我们唯一的出路,而祂必定以怜悯接纳每一个愿意回转的心。

3顺服的行动

悔改后的约拿前往尼尼微,从王到百姓都在听到约拿的信息后悔改,披麻蒙灰的祈求怜悯。

约拿的顺服成就了尼尼微城的改变,原来,顺服能带来意想不到的转变。

有时候,我们也会被赋予使命去传递希望或改变的信息,但可能因为自我、疑虑、恐惧而犹豫。

但只要我们愿意顺服,祂必能彰显祂的恩典与拯救。即便我们信心不足,祂依然会使用我们,达成祂的计划。

4内心的挣扎

虽然尼尼微悔改得以免灾,但约拿却不满,无法理解为何这座城可以蒙受怜悯(拿4)。

其实我们的生命中也会经历类似的挣扎,可能对他人的得恩惠心生不满。

但至高者则藉着一棵蓖麻树对他说话,教导他宽容和怜悯的意义。这一经历让约拿明白,那位创造者爱每一个生命,愿意给予他们悔改的机会。

约拿从逃避到回转的旅程,也是从悔改到宽容的旅程。

愿我们在生命的旅程中,学会在困境中悔改,在呼召中顺服,成为他人的祝福。

祝福你!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