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不是我们活着的目的!

图片
 
一年一度的五一劳动节假期又到了。
 
过去这些年我基本上会把每年的长假都用来办会议和活动,今年算好的,只安排了一个《3天的声乐集训营》。
 
不知道每年到这个时候,你的感受怎么样?你通常会怎么安排这黄金假期呢?

有人会早早出发去旅行,享受难得的假期;有人可能依然需要岗位上忙碌,甚至连休息都成了一种奢侈。

面对工作、生活的重压,你也许只能在心里叹一句:“活着,真不容易。”

起早贪黑,拼命忙碌,却在心里反复问自己:“这一切,真的有意义吗?”

也有家人会唉声叹气的说:“汗流浃背才能糊口啊!”

/

其实,劳动并不是人类犯罪后才带来的咒诅(创3章的“汗流满面才得糊口”),在犯罪之前,劳动其实已经是赋予人的神圣使命。

这意味着:真正的劳动是有尊严、有价值、有意义的。如果我们追溯回人受造之初,人被放置在美好的伊甸园中,那里有流水,有果实,有微风和阳光。

人在那里,并不需要为了生存而劳动,只需要——修理,看守。

修理(希伯来文:abad)的意思是“服事”、“耕作”、“劳作”,带着主动、积极建设的意思。

这并不是东西坏了需要修补,而是持续地耕耘、培育、使其更加繁荣。

看守(希伯来文:shamar)的意思是“守护”、“保护”、“照料”,意味着要用心防护,避免失落和破坏,是一种看顾责任。

这也提醒了我们,可能会有破坏者的出现。

劳动,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苟且活着,而是一份荣耀的托付,承载着参与创造、与造物者同行的荣耀。

/

但是,后面因为人的犯罪堕落,女人加增了怀胎的苦楚,男人也必终身劳苦才能从地里得吃的,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

同时出于尘土,也仍要归于尘土,也就是说会经历死亡。

不过我们要留意到的一点是,《创3》里面讲到的是蛇因为引诱人犯罪所以受了咒诅,地是因人的缘故也受了咒诅。

但人本身,并没有直接说被咒诅,可以说只是在描述罪所带来的惩罚以及警告将来会面对的后果(痛苦、汗流满面、劳苦、死亡)

原来,惩罚(discipline) 和 咒诅(curse) 本质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态度和目的。

惩罚更多强调的是管教,目的是修正和挽回,而咒诅更多强调是一种弃绝和审判。

例如蛇是被弃绝的,而这土地也是被弃绝的,但我们人却有一条救赎的道路,女人的后裔要伤蛇的头,这就是救赎的应许。

/

那为什么今天的我们即使得救了,仍然还要经历劳苦和肉身的死亡呢?

简单来说,救赎已经发生,我们在灵里已经得着了新生命,身份被恢复,关系被修复,命定也被重新点燃。

但救赎的最终成就(包括一切劳苦、死亡被完全除去)还在未来,要在将来更新天地时才彻底完成。

所以,今天的我们,虽然灵魂已经归回,但身体仍然活在一个尚未被完全更新的世界里。

土地仍然有荆棘,关系仍然有破裂,身体仍然会衰老。正如保罗所说:“受造之物仍然一同叹息、劳苦,等候得赎。”

所以,我们仍然需要经历劳苦与死亡,但这不是绝望的叹息,而是怀着盼望的等待。

 

在得救的人身上,劳苦不再是只是惩罚,而是我们成为生命成长的土壤,成为进入更荣耀生命的门槛。

 

经过劳苦,我们学习坚忍、信心、爱与盼望,经过死亡,我们就会进入永恒的与荣耀。

/

但生活的重担,常常会让我们变得消极甚至绝望。

我们被无休止的业绩目标推着走,被房贷车贷、各种生存焦虑压得喘不过气,

有时候,工作的意义,似乎只剩下两个字——“活着”。

这时,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活着”不是我们活着的目的,敬拜才是。

苟且养活不是目的,修理看守才是,劳苦不是目的,得赎才是。

祝福你!

失业了,怎么办?

图片
 

最近,身边失业的人越来越多了。

我是一个只经历过无业没经历过失业的人,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稳定工作还是我自己主动辞掉的。

后来就一直在创业,创业,再创业,渐渐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

我虽然没有经历过失业,但作为创业者我也经历过公司破产被扫地出门。记得那一年我摸着口袋里的2000元,挣扎着到底要留在上海还是回湖南老家。

最近身边的很多家人,也许是裁员,也许是转型失败,也许只是因为时代的浪潮太快了,把我们一下卷进了未知的荒漠里。

我们好像明明那么努力,却还是失去了工作。明明和牛马一样拼,却还是被生活狠狠推倒。

我们在这个时候很容易就陷入自我怀疑当中,觉得是不是自己不够好。甚至开始在这个时候自暴自弃,觉得一切都没希望了。

也有很多人陷入极大的焦虑里。

但我要告诉你:失业,不是失败,你不是Loser。

/

在这段看似停滞的时光里,千万不要为了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会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

我们可以换一种活法,打开自己的心,让自己重新被雕刻。

就像冬天里看似荒凉的土地,实际上却在沉淀力量,为下一季的丰收积蓄能量。

金子必须经过烈火的熬炼,才能去除杂质,显出最纯粹的光芒。

要相信,在你人生的每一场失控中,背后都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在为你预备新的道路。

你不是被遗弃的,你只是在被提炼;你不是被忽略的,你只是在被重新赋能。

不要急着去定义自己,你的价值从来不是靠你的职业,也不是靠你所创造的社会价值来衡量。

你在上帝的眼中是极其宝贵的,就像一个孩子在父母的眼中,即使什么都没做,仍是无价之宝。

我是在那段极其焦虑和自我怀疑的日子里,通过坚持聚会、服事和学习TA的话语,渐渐建立起了这样的信念。

/

就是因为我们是有价值的,所以我们迟早也是会彰显出我们的价值。

我们的未来,并不是一张辞退信可以关上的。

也许现在我们看不见路,但路并没有消失;也许现在我们没得到回应,也许回应正在路上,天使加百列也会被波斯魔君耽延数日,是吧?

所以,允许自己暂时低落,但不要绝望,允许自己休息,但不要放弃。

虽然会有疑惑,但永远不要忘记:你不是为了失败而被创造出来,而是为了完成一个独一无二的使命。

正如TA对耶利米所说:我未将你造在腹中,我已晓得你; 你未出母胎,我已分别你为圣。

我很多次的经历告诉我,每次TA的供应都是那么的奇妙,每次TA开路都是那么的及时。/

以色列人曾经经历过一段极其黑暗的时期。

因为长期悖逆,耶路撒冷被巴比伦帝国攻陷,大批人被掳到巴比伦成了异乡的囚徒。

他们失去的岂止是工作,更是失去了家园、国家、圣殿、尊严,几乎一夜之间,信仰和生活全被击碎。

在这样的处境中,很多人绝望地想:“我们完了。我们永远回不去了。”

但耶利米奉差遣发出真实的话语:虽然你们的困境不会立刻结束,但这不是终局。

七十年之后,至高者必亲自眷顾你们,让你们归回。

耶利米告诉他们,等待是必要的,但不是徒劳的。失去并不是终结,是一个必要的过程;即使在流放中,至高者仍然掌管一切。

同时告诉他们,未来仍然是充满盼望的。因为至高者者说:“我向你们所怀的意念,是赐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灾祸的意念,要叫你们末后有指望。”

当时的以色列人确实在经历灾祸,所以至高者和他们说这话的意思是,灾祸不是目的,只是一个过程,平安才是最终的目的。

这告诉了我们,即使身在最破碎、最绝望的环境里,也可以相信:有一双手正在暗中编织我们的希望,有一个新的未来正在悄悄为你开启。

/

失业了又怎样?

你失去的,只是一个岗位,但你握着的,是TA永不改变的应许和掌管万有的恩手。

流泪撒种,必欢呼收割,等候必从新得力。

为还在路上的你,送上祝福:

愿你在一切失去中,看见真正的得着;愿你在每一场等待中,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祝福你!

“要有信心”这句话,有时候太重了!

图片
 

我常常喜欢鼓励身边的弟兄姊妹说:“你要有信心啊。”

直到有一天,有家人跑过来和我说,其实他非常抗拒别人和他说这句话。

这让我反思了很久,难道这句话不对吗?

后来才明白,原来并不是因为这句话不对,而是因为它在一个人软弱的时候,听起来太像一句指责:你没有信心。

说这话的时候是好意,是鼓励。

但当一个人正在被现实一寸寸吞没、在深夜偷偷崩溃、在心里一次次怀疑自己还能不能撑下去时,“你要有信心”这句话,可能更像是一块砸下去的石头,而不是一只伸过去的手。

我就常常是那个搬石头的人。

/

后来我知道了,原来有时候,信心不是他们不想有,而是他们真的太累了。

他们曾经也信得很用力,哭过、笑过、唱过沉默过。

当他们发现现实一直没有改变,日子还是难过,问题还是没解,甚至还更糟了。

他们会求问:“我已经尽力了,到底还要我信到什么时候?”

TA不一定立刻回应,而他们也开始不再说话了。

这时候,他们并不是背叛,只是失望;不是冷淡,只是太痛苦。

/

后来我才慢慢明白——

信心不是“做出相信的样子”,而是在你连“相信”这件事都做不来的时候,仍然选择不逃跑、不自弃、不彻底断开和TA的关系。

信心,不是我大声喊“我信”,而是我在默默流泪的时候,还愿意来到TA面前。

有时候信心不是昂首向前,而是跪下来安静;不是说“我一定会赢”,而是说“即使输了,我也要依靠”。

/

我也曾像彼得一样,对祂说:“我永不跌倒。”可现实是,我在许多个夜里跌倒了不止三次。

TA不像人,TA没有冷眼旁观说“你要有信心”,TA只是望着我,温柔地问:“你爱我吗?”

那一刻我才懂——TA要的不是完美的信心,而是诚实的我们。

是那个愿意回头、愿意忧愁着说“你是无所不知的,你知道我爱你”的我。

/

原来,“信心”不是我们交上去的一张完美答卷,它更像是一张揉皱了、沾了泪的纸巾,上面写着:

“我虽不懂,但我相信祢懂;我虽不能,但我相信祢凡事都能。”

TA思念我们不过是尘土,TA不会因为我们的软弱就弃绝我们,相反,TA要在我们的软弱上显出能力。

就像那句我们都熟悉的话:“忧伤痛悔的心TA必不轻看人。”

/

所以,如果你也正经历一段信心低谷的旅程,如果你也不想听到“你要有信心”这样的话,

我想鼓励你,你直到真实的带着本相来到TA的面前,正如每一个书上记载的那些普通人那样:跌倒、怀疑、流泪、然后,再次被爱拣回。

愿你知道,信心不是你“有多少”,而是你“愿不愿意”,你软弱的样子,也被TA珍爱。

信心,不是靠我们自己扛起来的,而是TA创始成终用爱一点一点养成的。

即使你在看不见TA的时候,TA仍然看顾着你;你在快要放弃的时候,TA在和你说:

“孩子,我一直都在。”

祝福你!

成长,是一种没人看见的痛!

图片

 

我是一个有时候看起来很冷血的人,常常没心没肺的逼人成长。因为我在逼他们成长的过程里,我并不能感同身受的理解他们的情绪和他们所经历的痛苦。

我一直以为成长,就是一场向上的旅程,如同一棵春笋顶开大石破土而出。只有当自己真正经历过才知道:成长,更像一场静悄悄的脱胎换骨。

这个过程没有掌声,没有观众,甚至连最亲近最信任的人都察觉不到,是一种没人看见的痛。

/

也许某一天我们忽然发现——

我已经很久没有向谁诉过苦,很久没有放肆地哭过,很久没有问过“为什么是我”。

我已经开始学会接受人和生活的不完美,也开始不再执着于所有的解释,也不再试图证明什么。

我慢慢明白,有些问题好像是无解的,有些伤口只能自己照顾,有些失去不会再回来。

所以我和自己说:让我在成年人的世界,一边崩溃,一边自我修复吧。

这时,世人会认为我成长了,但其实我只是让自己变得更坚硬了而已,因为我害怕受到伤害。/难道我们的痛苦没人能懂吗?

不是!

“父亲怎样怜恤儿女, 祂也怎样怜恤敬畏祂的人! 因为祂知道我们的本体, 思念我们不过是尘土。 ”

这一句话,让我常常在最软弱的时候,愿意再靠近祂一点。

祂没有责备我不够坚强,而是体恤我内心的挣扎;祂没有催促我快点振作,而是温柔地等我走出风暴。

祂看到我硬撑着笑脸,祂其实很想哭;祂也知道我在人前刚强,背后却已千疮百孔。

/

成长这件事,没有人能替我们省略痛苦的过程,祂也不会。

祂若不压橄榄成渣,就不能成油,祂若不投葡萄入榨,就不能成酒。

但我想告诉你——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有一双一直没有离开的手,正在悄悄托住你、扶着你、保护你。

你以为是你自己熬过了,其实是祂替你背负了你扛不动的那一部分,但是你扛得动的部分,祂不会为你省略。

“祂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领我在可安歇的水边。祂使我的灵魂苏醒,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

原来,成长不是靠我们自己扛过去的,而是靠祂的同在和引导。

/

所以,如果你最近也在经历一些没人看见的痛——别急着逃避,也别太快的责怪自己。

恰恰就是这些难熬的时光,会让我们的信心更坚固、心更柔软、生命更有能力。

有一天我们会发现,这些眼泪、这些伤、这些不被理解的坚持,都没有白费。它们会成为我们以后鼓励别人的力量,也会成为祂恩典的痕迹。

/

成长确实是痛的,但你不是孤单的。

愿你走过风雨,依然相信彩虹;愿你即使受伤,仍能保持善良;愿你在每一个不被人看见的夜晚,依然被祂看顾、被祂深爱。

让我们的生命如同这春笋,信心如笋壳般坚固,内心如笋肉般柔软,倒空自己,好让祂更多的充满我们。

祝福你!

Holy Week #8 得胜与盼望

图片

 

你死后第三日的那个早上,

不是有人叫醒了你

也不是你侥幸活了下来,

是你用自己的大能,

从死亡的深渊里走了出来。

你不是逃离黑暗,

而是把黑暗践踏在脚下,

因为你是真光,

可以撕裂黑暗的铁幕。

墓穴的石头没能困住你,

死亡的阴间没能锁住你,

那沉默的三日,

只是你凯旋而归的前奏。

你没有等晨光来临,

因为你本就是明亮的晨星。

你不是被救活的,

因为你就是施行拯救的。

当听见石头的滚动,

和天使展开翅膀的声响,

死亡知道自己彻底输了。

你走出坟墓,

要告诉一切还在流泪的人:

“我回来了,

复活在我,

生命也在我。”

你胜过死亡,

不是为了自己,

而是为了每一个死在罪中的人,

因为你说过:

信我的人虽然死了,

也必复活;

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

今日没有哭泣,只有欢呼,

没有眼泪,只有赞美。

黑暗统治的日子已经结束,

光明的时代即将到来。

让我们每一天

都带着复活的得胜与盼望,

活出复活的大能。

《觉醒》-翔巴德:“死亡不能将你拘禁”

 

那一夜,

祂没有退缩,

在黑暗来临之际,

仍坚定向前。

穿越客西马尼的夜,

登上了各个他山顶。

在风暴之中,当仇敌围绕,

祂用坚强的爱点圣洁的火焰。

这不是故事,

是那永不熄灭的热情,

在历史中燃烧至今。

🔥 “看见祢心中的火,

看见祢爱我的热情;

死亡不能把祢拘禁,

祢爱战胜一切仇敌。“

从那流血的山顶,

到空无一人的坟墓——

祂已经胜过了死亡。

这是一首狮子的战歌,

送给每一个渴望被这爱火点燃的人。

因为复活不只是祂的得胜,

也是我们觉醒的起点。

让我们为祂奔跑,

为祂燃烧。

着觉醒的力量,

不只会改变一个人,

也会改变整个世界。

Holy Week #7 安静与等候

图片

 

当门徒离开,

人群散去,

你被安放进那漆黑的石洞里。

山已静了,风也止了,

洞口只剩下那块冰冷的石头,

和把守兵丁的呼吸声。

我回想你曾说过的那个比喻:

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

仍旧是一粒,

若是死了,

就结出许多子粒来。

我曾点头,

却不明白——

今天发现,

你的每一个教导,

都在用你的生命给我做示范。

世界以为这是终结,

却不知,

在那黑暗之中,

你从未停止做工,

在那寂静之处,

你从未停止爱我。

这不是失败的余音,

而是黎明前的黑夜;

这不是生命的终点,

而是永恒乐章中的一个休止符。

我们都习惯在光明中歌唱,

却很少愿意在黑暗中等待;

我们急着见证奇迹,

却很难承受你默然不语的过程。

可你偏偏选择,

将这一天留给沉默,

将那份未说完的爱,

暂时埋进这无尽的黑暗里。

你说过,

第三日你会回来。

可你没有说,

第二日我们该怎么办,

该如何面对这悄无声息的绝望。

就如同我常常呼求,

你却不说话;

我常常求问,

你却不回应。

我只剩下相信,

只剩下等待。

可就在这等待的深处,

有一个微小的声音在和我说:

“你信吗?”

我说:“我信,

但我信心不够。”

求你让我学会安静等候,

不急于解释苦难,

也不仓促给自己下结论,

而是安静地相信——

即使如今我看不见希望,

我也相信你仍在动工,

曙光就在前方。

哪怕只是等在那石洞门口,

我仍要相信:

第三日的应许,

必会成就。

Holy Week #6 何等牺牲的爱

图片

 

那座山,

不高,

却举起了全世界的重量。

那根木,

不奇,

却承载了所有人的赎价。

你背着它,

一步步向前,

不是因为你该承受,

而是因为我无法承受。

那原是我的位置,

是我该被定罪、该面对的终局;

是我内心的污秽和罪恶,

织成了那根粗糙且沉重的木架。

而你,

用一生的温柔,

走上了那条本该我走的苦路,

喝下了那杯本该我喝的苦杯。

你没有辩白,

没有逃离,

你只是温柔的张开双臂,

像迎接归家的浪子。

你举目望天,

说了那句

不是控诉、不是挣扎、

而是完成的誓言:

“成了。”

 

成了——

不是一场戏的落幕,

而是你这一个爱的使命完成了。

你用你的鞭伤,

缠裹了我所有的伤口,

你用你的钉痕,

释放我走出罪的牢笼。

你没有用你的权柄使我降服,

你用你牺牲的爱彻底征服了我,

也征服了全人类。

你让我看见:

最有力量的姿态,

就是那双钉在木头上摊开的双手。

今日我低头,

静默思想,

摊开我的双手,

我能献上什么?

原来你要的不是偿还,

你要的也不是愧疚,

你要的是感恩的心,

以及愿意全然献上的生命,

用来回应你伟大牺牲的爱。

Holy Week #5 谦卑舍己彼此相爱

图片

 

那一夜,

在那个落日后灯火初上的时刻,

你起身脱下外衣,

用手巾束腰,

俯身,将水倒入盆中。

你那双曾托住海浪的手,

如今,

轻轻的托着一双双满是尘土的脚。

看你弯腰时,

仿佛看到天堂弯下身来;

看你擦干时,

爱不再需要语言。

你没有避开那双

即将带着钱囊离你而去的脚,

你用手巾擦着,

也用着你坚强的温柔和怜悯。

有门徒惊慌:“你怎能洗我的脚?”

你说:“我若不洗,你与我无分。”

是的,

你本可以命令人来服侍你,

你却选择服侍人,

你本可以避开那一夜,

却选择接过这苦杯,

且在离别前亲手示范,

为我们留下深刻的一课。

你说:“我怎样爱你们,

你们也要怎样相爱。”

这不是一句口号,

是你用泪与血写下的新命令。

我太习惯了被爱,

所以迟迟学不会该如何去爱人,

我太喜欢坐在主位,

却常忽略谁去擦桌、谁来洗脚。

那晚的饼被掰开,

不是为了吃饱,

是在示范你即将破碎的身体。

那传过的杯,

不是为喝足,

乃是在示范你即将流出的血。

当饼掰开,杯传过,

气氛开始凝重,

香气与忧愁并存,

诺言与离别交织。

你看着他们时,

也是在看着将来的我们,

你知道我们仍会软弱、失信、躲藏,

还会论断、不合、纷争,

但你仍然留下这句话,

让我们戴在身上作为记号:

“你们若彼此相爱,

众人就认出你们是属我的。”

爱我的夫子啊,

求你让我不只是记得你为我所做,

也愿照着你所教,

在这世界冷漠的角落,

端一盆温暖的水,

洗一双尘土的脚。

让我也学你那一夜的温柔,

哪怕知道会受伤害,

也仍选择谦卑舍己,

因为爱,从不惧怕。

但我总是忘记,

爱不是一种情绪,

是一次次的弯腰、怜悯、恩慈,

是多走一里路。

求你让我不只是记得那一夜的饼和杯,

更记得你用毛巾擦干的每一双脚,

和你忧愁的眼中那不变的召唤:

“彼此相爱,像我爱你们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