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呼召里#1《是谁呼召谁?​》

图片

 

亲爱的弟兄姊妹们,平安!
你们知道你们的呼召是什么吗?你现在正活在自己的呼召里吗?我们应该如何回应我们的呼召呢?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活在迷茫当中,没有目标没有方向,在随波逐流中荒废着他们的大好时光。
接下来我会试着分几次来和家人们分享这个话题,盼望我们都能活在TA的呼召里。
今天我要分享《是谁呼召谁?》。
/
《撒上2》
不生儿子的妇人哈拿常常在父面前倾心吐意,终于蒙了垂听,生了一个儿子,并给他起名叫撒母耳,同时她决定将这个孩子献上了。
但可以说这还不是撒母耳的呼召,这只是哈拿的呼召。
今天我们也有很多父母亲,立志要把孩子献上,送他们去接受装备,但很多孩子后来并没有走上父母期待他们走的道路。
因为那只是父母的意愿,不代表孩子的意愿,总有一天孩子会长大,他们需要独自面对他们的人生,他们自己会做出选择。
在孩子身上,父母担任的是教养和引导的工作,也可以对他们充满期待,但并不能代替他们来选择他们人生的道路。
撒母耳长大了以后,若决定从以利家辞职,哈拿也没有办法阻拦的。
也可以像以利的两个儿子何弗尼和非尼哈一样,一边做着祭司的工作,一边却行着恶,并且可以不认识父。
所以弟兄姊妹,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一件事情,是谁呼召谁?
发出呼召的那位是谁?你真的认识TA吗?你跟TA有真实的关系吗?
如果你真认识TA,那么TA呼召的又是谁呢?真的是你吗?
当撒母耳渐渐长大,终于有一天,他亲自听到了父的声音和召唤,尽管当时他还是个童子。
盼望我们真认识呼召我们的那位是谁,也真知道TA呼召的是谁。
祝福你!

引导我走义路#4 他的油

图片

 

亲爱的小羊们,你们现在是走在青草地上,还是安歇在溪水边呢?或是正经历着死荫的幽谷?
不管你的环境正在经历什么,最重要的是你要走在义路上
上一次我在《什么叫“偏行己路”?》里分享到,义路并不容易走,甚至要比偏行己路到那条路更难走。
但是我们仍然要选择跟随牧人走义路,因为只有那条路才是通往生命的道路,是永恒的道路,是他喜悦的道路。
那么牧人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带领他的羊走在义路上的呢?接下来我将分几期来分享这个主题。

上期回顾:引导我走义路#1 他的话 ;引导我走义路#2 他的杖引导我走义路#3 他的竿

今天我要分享的是“他的油”
/
大卫说:“你用油膏了我的头,使我的福杯满溢”。
膏油最早是在会幕时代用来浇在大祭司的头上的,同时也会用在帐幕和器具上,用来将他们分别为圣,意思就是标记为圣洁,归属于Ta并归Ta所用。
后来我们看到,膏油也会用来膏立先知和君王,其实意义也是一样的,不管是祭司,是先知,还是君王,都是Ta设立并归Ta所用,他们都可以被称为受膏者。
所以我们看到,Ta的油膏在我们头上,首先是代表着一种主权的归属,而不同的主权归属决定了不同的地位。
今天在草原上的牧民通常会用两种方式来标记自己的羊,免得在外面和别人家的羊搞混。
一种方式就是给自己家的羊打耳洞并带上耳环,当然这个耳环通常是颜色比较明显的布,这样就很好识别。
我们看到在《出21》有记载,若奴隶为主人服完役,他可以选择离开主人自由的出去,如果他爱主人,不愿意自由出去,就可以到审判官那里,在门框上用锥子穿他的耳朵,他就可以永远服侍他的主人。
也就是这个人自愿做了一个记号,愿意永远属于他的主人。
今天草原上的牧民还有一种方式用来区分自己家的羊,那就是用染发的颜料给自己家的羊身上某个部位染上一种颜色。
我们也看到在舅舅拉班家服事的雅各也曾用过这种方式,他拿剥了皮的杨树、杏树、枫树的嫩枝,插在饮羊的水沟里和水槽里,让对着枝子配合的羊,就生下有纹的、有点的、有斑的来。
雅各把羊羔分出来,使拉班的羊与这有纹和黑色的羊相对,把自己的羊另放一处,不叫他和拉班的羊混杂。
那么今天我们的牧人用什么来标记我们为圣洁呢?Ta就是用Ta的灵。
Ta的灵膏在我们头上,首先意味着Ta的分别、拣选和呼召临到了我们。
Ta说,不是我们拣选了Ta,而是Ta拣选了我们。Ta还说,我们不属世界,乃是Ta从世界中拣选了我们。
我们要时刻提醒我们自己,我们是属Ta的,我们才能坚定不移的走在义路上。
同时我们还要相信,如果Ta呼召我们去做他的工,Ta一定会给我们够用的智慧、聪明、知识和能力,就如同Ta殿中的比撒列一样。
所以Ta的油也代表了Ta要给我们的恩赐和能力
今天里面有Ta灵的人,也一定会有从Ta而来的Gifts。
愿Ta用油膏你的头,让你也福杯满溢!

引导我走义路#3 他的竿

图片

 

亲爱的小羊们,你们现在是走在青草地上,还是安歇在溪水边呢?或是正经历着死荫的幽谷?
不管你的环境正在经历什么,最重要的是你要走在义路上
上一次我在《什么叫“偏行己路”?》里分享到,义路并不容易走,甚至要比偏行己路到那条路更难走。
但是我们仍然要选择跟随牧人走义路,因为只有那条路才是通往生命的道路,是永恒的道路,是他喜悦的道路。
那么牧人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带领他的羊走在义路上的呢?接下来我将分几期来分享这个主题。

上期回顾:引导我走义路#1 他的话 ;引导我走义路#2 他的杖

今天我要分享的是“他的竿”
/
上一篇我们讲到,当牧人在外面牧放羊群,羊群可能会遇到狼和野兽,这时牧人需要一个武器来保护他的羊群,而这个武器就是杖。
同时,牧人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器具,那就是竿。
竿比杖要长,并且上面带个弯弯的勾,跟今天的拐杖很像,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图画,上面牧人拿着一根竿抱着一只小羊。

图片

竿的作用和杖不同,竿首先是牧人用来引导羊群的重要工具。
前面我们讲到,牧人会用他的话和他的声音来引导羊群。但是如果声音太嘈杂,或者羊没有听见以及不适合用声音的时候,牧人也会用他的竿。
比如说,当羊群密集在一起的时候,如果每一只羊都在叫,声音会很大,以至于羊就很难听到牧人的声音。
或者说附近可能有野兽的时候,牧人和羊群都需要保持安静不能发出声音,这种情况下牧人就还可以用他的竿来引导羊群。
比如羊群走着走着走偏了,快要掉进坑里的时候,牧人可以用竿来修正他们的方向。
当牧人的竿触碰到我们的时候,我们要及时的回应他,归正我们的方向,倘若我们玩梗悖逆硬要偏行己路,牧人可能就会拿出他的杖来。
这只是引导和告诫,若我们不听从,那么就会是管教和惩戒。
/
当然,我们的牧人不只是有公义,他还有慈爱和怜悯。
有些偏行己路的羊实在掉到了坑里或荆棘丛中,靠自己的力量无法爬出来或挣脱的时候,牧人就会用他的竿把你勾上来。
他会用勾子的那边伸向你,这时你要紧紧的抓住他的竿。
虽然他满有慈爱和怜悯,但是你若不抓住他的竿,你仍然无法得救。所以本乎恩,也要因着信。
有些羊犯了错,害怕牧人的管教和惩戒,不敢回到牧人的怀中,但如果我们不回到牧人的怀中,那么只有一个结局,那就是去到仇敌的口中。
他的怒气是转眼之间,但他的慈爱是一生之久。
所以,牧人的竿除了代表他的引导,也代表了他的慈爱。
愿他的杖,他的竿都安慰你!

引导我走义路#2 他的杖

图片

 

亲爱的小羊们,你们现在是走在青草地上,还是安歇在溪水边呢?或是正经历着死荫的幽谷?
不管你的环境正在经历什么,最重要的是你要走在义路上
上一次我在《什么叫“偏行己路”?》里分享到,义路并不容易走,甚至要比偏行己路到那条路更难走。
但是我们仍然要选择跟随牧人走义路,因为只有那条路才是通往生命的道路,是永恒的道路,是他喜悦的道路。
那么牧人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带领他的羊走在义路上的呢?接下来我将分几期来分享这个主题。
上期回顾:引导我走义路#1 他的话
今天我要分享的是“他的杖”
/
当牧人在外面牧放羊群,羊群可能会遇到狼和野兽,这时牧人需要一个武器来保护他的羊群,而这个武器就是杖。
在大卫那个年代,牧人的杖是一根直直的棒棍,不太长,非常坚韧,以至于牧人可以快速的挥动和击打,及时的保护羊群。
我们都如羊进了狼群,而我们这位牧人是一位好牧人,在羊群遭遇危险的时候,他会挥起他的杖,奋不顾身的保护它们,他爱他的羊甚至可以为它们舍命。
当我们论及他的属性时,我们讲的最多的可能是他的慈爱、良善、圣洁、公义,但其实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属性,那就是他是战士,是争战的勇士。
在摩西带领以色列人过红海的时候,它们唱了一首得胜的凯歌,它们就唱到:他是战士。
当然,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命令和指挥他为我们争战,它为我们争战,就好比一位大能的父亲看到自己的孩子有危险或受欺负的时候挺身而出、奋不顾身。
那么这位牧人什么时候会为我们争战呢?
首先,当他的羊群呼求他的时候,他会为我们争战
我们看到,当以色列人的呼求和唉声达到他的耳中,所以他就呼召了摩西来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一路上为以色列人争战。
当羊群遭遇仇敌的危险时,羊群需要呼求牧人,因为牧人认得它们的声音。
其次,当我们在赞美他的时候,他会为我们争战
当我们遭遇危险,或者在苦难当中,我们是向他发出怨言还是发出赞美呢?
我们从书上看到,每次他的百姓发出赞美,他就”如战士激动热心,用大力攻击仇敌”。
原来他要因敌人的缘故,从婴孩和吃奶的口中建立能力,而这里的意思就是完全了赞美,为要使仇敌和报仇的闭口无言。
但如果我们常常发怨言,玩梗悖逆偏行己路,那么这位牧人也会用他这根杖来管教我们。
/
所以,牧人不仅会用这根杖来击打仇敌保护羊群,同时也会用这根杖来管教和惩戒玩梗悖逆不顺服的羊。
管教和惩戒不是目的,目的是为要我们能够悔改和改变。
我们生命中经历的许多事,有些是试探,有些事试炼,而有些则是管教。
我们要懂得分辩和察验,让他指教我们数算自己的日子,好让我们得着智慧的心。
愚昧人过日子,只会怨天尤人,不会从中去寻求至高者的旨意。
如果我们经历了管教和惩戒,那么不管这过程是多么的痛,我们一定要记得,他是良善和慈爱的,他因为爱我们才会管教我们
我们只要及时回转到他面前,我们的苦才不会白受。
大卫在晚年的时候,回忆过去他保护和管教,心里充满了感恩和安慰,这就好比今天的我们想起小时候爸爸妈妈管教我们的样子,我们也会充满感恩和安慰。
他的杖,他的杆都安慰我。
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