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傻傻搞不清“偶像”两个字的意思

图片

https://y.qq.com/n/ryqq/songDetail/258087925
昨天朋友圈还被“西城男孩”霸着屏,今天就被“优质偶像”、“人设崩塌”等字眼挤掉了。我不大喜欢评论别人的事,特别是娱乐圈的那点事,但看到身边那么多人唏嘘不已、难过失望,特别是主内兄弟姊妹们,所以我今天就特别想跟大家有一点点分享。

毕竟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今天的事,明天还会再有,今天是某位艺人,明天可能会是某位名牧。

如果你们能够真正明白“偶像”两个字的意思,你们大概就不会如此了。很多人傻傻搞不清“偶像”两个字的意思是什么。

一、偶像是人雕塑出来的像

你如果在百度里输入“偶像”两个字,会出来第一个来自百度汉语的结果:(名)用木头、泥土等雕塑的供迷信人敬奉的神像,后泛指崇拜的对象。

看好了,抓重点,首先它是“人雕塑出来的像”。直到今天,除了那些木头、泥土所雕塑的像,真人也可以成为偶像了。

真人偶像也一样是可以被塑造出来的,只要照着某一个我们想要塑造的形象,就可以打造出一个偶像来。

当今有一个词叫“人设”,“人设”本来的意思就是“人物设定”。也就是绘制一个人物的头部及正、背、侧等多个不同角度的三面效果,包括发型、服装造型灯。

例如电影里我们想要打造的人物角色,这就是一个人物设定。

很多偶像学院从初中甚至更小的年龄段就开始训练偶像了,这些孩子在经受很残酷的训练和淘汰机制,最终极少数人能够得到签约练习生的资格。

最终是否能够成为一名成功的偶像,还需要看公司在他们身上的资本投入。只要有钱,可以让你一夜成名。而在成名之前,偶像人设一般是已经事先设定好的。

例如是打造成甜美清纯型,还是才华横溢型,中性女,还是中性男,这些都是公司来决定的。

二、偶像是为了让人崇拜

今天娱乐圈的偶像文化其实主要就是通过打造人设与偶像,吸引粉丝、崇拜者、追随者,并从他们身上赚到钱。

只要你崇拜他们,你就一定会在他们身上花钱。高达几千块的演唱会门票,或是直播间的巨额礼物打赏,小到看他们的电影、买他们的专辑、周边,以及所有他们代言的产品。

如果每个人都展示自己本来真实的面目,我想大概就不会有那么多偶像了,因为人身上的罪性使然,我们人靠着自己永远都无法成为那些我们想要打造成的偶像。

当一个被打造的偶像本人的真实生命被暴露出来跟偶像本身的形象不符合时,我们就会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人设崩塌”。

偶像的打造并不是按照“真理”的标准来打造的,而是按照市场的需求、人的审美、甚至是罪中的欲望来设计的。

例如男人喜欢看性感美女,所以偶像要打造成那样,就可以让男粉丝们朝思暮想。

男偶像打造也一样,那些女装品牌、化妆品品牌在研究女性心理的时候研究的东西,也是偶像生产线里必须会做的研究。因为他们要知道,当今市场,怎样的男性偶像会受到女性粉丝的喜爱和崇拜。

所以,永远都不要对偶像本人的生命产生任何幻想,你们会很失望的。

把他们的八卦、新闻、短视频、微博都当作他们演的戏来看就好了,毕竟往往事实也是如此,这些其实大部分都是戏,给们看的。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又有谁知道呢?

也许你正崇拜的一位女偶像,她有可能是个男的。未来也许会有越来越多的虚拟歌手、虚拟偶像出现,这将为以后的云宇宙输送更多的偶像。

三、偶像文化的社会危害性

这样的偶像文化不仅是娱乐圈,其实商业圈也是一样的。越来越多的资本家喜欢用资本来打造自己的完美人设。

扎扎实实干实事的企业家看起来越来越少了,因为通过用资本打造人设、制造舆论、操控资本最终来带来的利润远远比干实事来的快来得轻松。

一个扎扎实实写歌制作音乐的音乐人一辈子能够收到的歌曲版税收入,可能都不及一个偶像歌手一次的出场费。

这就是为什么今天有越来越多的偶像,却越来越少有能够让我们记住的好歌了。

当我从一个小学生口中听到“吴签”两个字,我已经意识到那些偶像人设崩塌的时候,不知道毒害了多少的青少年和孩子们。

我相信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了偶像文化的社会危害性。所以今年我们看到有这么多的动作。

今年还有10来天,等着看,也许“力宏”并不是最后一个。

四、主内圈子的偶像文化

很诚实的说,主内圈子也是存在偶像文化的。

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只要是听说哪个艺人明星归主了,出来吹捧他们巴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的是那些人,当这些艺人明星人设崩塌的时候,出来骂他们的往往还是那些人。

我们期望借助这些偶像的影响力去为祂做见证,可是我们又怎么知道这些偶像人设不会崩塌呢?如果崩塌了,这个不好的见证会不会影响更大呢?

谁能为这些艺人明星来背书?谁又能为他们的生命负责?成为他们的遮盖呢?

我想,除了为他们祷告,很重要的是,他们需要被牧养,需要被遮盖,需要属灵智囊团帮助他们按照合祂心意的方式去工作。

他们肯定需要作出很多牺牲,但是这可以让他们走长远的道路。我认识一些活在遮盖下的艺人,他们走的就很稳妥也很有见证。

那些已经崩塌的怎么办?只能求祂怜悯了,若有属灵人能够去关怀和陪伴是最好的,这等同于一个做生意的人事业破产。

至于人性的罪恶,人人皆有,只不过有大有小,恰巧只是这些人的罪恶被暴露出来了而已。或许换成你在他们那个位置上,不一定比他们好多少。

我们该如何对待一个“行淫的妇人”呢?我想我们已经很清楚了。

五、作榜样不作偶像

如果我们是一名敬拜者或一名牧者,毫不夸张,我们很容易就成为了一名偶像。这是一个很大的陷阱,面对它的时候我不得不胆战心惊。

当我们所展现的跟我们自己真实生命不符合的时候,有个词叫假冒伪善,而假冒伪善常常就是偶像的特征,想想很多举着巨幅捐款牌做慈善的明星们就是这样的。

我们要如何避免这个陷阱呢?就是要活在遮盖之下,要有人对我们的生命负责,监督我们,为我们守望。

同时要向下扎根,这样才能向上结果。

不要带着面具去生活,要让自己真实的活在祂前,也活在人前。让自己成为榜样,而不是成为偶像。

榜样是真实生命的展现,让人可以学习和效法,而偶像是塑造出来的形象,并非真实生命的写照。

当一个偶像明星努力让自己的真实生命去靠近所打造的形象时,他们也可以成为榜样。而一个榜样若不是为了让人学习和效法,而是喜欢人崇拜他们并为他们买单时,他们也会成为偶像。

偶像存在的目的是要让人来崇拜自己,而敬拜者和牧者存在的目的是要让人来崇拜祂(GOD)。

笔者写到这里,恳请读到这里的您也为我做一个祷告,让我可以避免掉进这一个陷阱。

我想要成为一个榜样,而不是一个偶像。

谢谢你们!

图片图片

很多人羡慕他们的恩膏,却很少人羡慕他们的善工

图片

文 | 李翔 Sean lee

曾经有记者问科比:“你为什么能如此成功呢?”

科比反问道:“你知道洛杉矶凌晨四点钟是什么样子吗?”

记者摇摇头:“不知道。”

科比说:“满天星星,寥落的灯光,行人很少。”

科比这是在暗示他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他曾说:每一天你都有责任努力工作,你不能整天混日子。

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科比的才华,可是又有多少人羡慕他的付出和牺牲呢?

他的天赋强过大部分NBA球员,却比大部分人都努力,这就是科比成功的原因。

/

我见过许多神的仆人和使女们,他们身上的恩膏和能力让众人所羡慕,曾经自己也站在台下做过这样的祷告:求感动他的灵加倍感动我。

可是直到今天,我渐渐明白了,上帝的确可以在吃奶的婴孩口中建立能力,但是祂要恩膏的人是那些愿意回应祂呼召、愿意献上自己、愿意付上代价的人。

假若有一个病人,他很需要得医治,这时有一个人回应了呼召说:我愿意去为他祷告。

如果他去手按病人,病人好了。我们要知道,这不是出于他自己的能力和恩赐,乃是他成为了那个能力的管道,上帝的医治只是透过他临到了病人身上。如果你回应了这个呼召,你同样也会得着。

很多人会羡慕他医病的恩膏,却很少人羡慕他所做的这件善工。

每当我们看到有些台上的敬拜者,羡慕他们敬拜的恩膏好强,唱歌的声音好好听,琴弹得好棒,可是又有多少人羡慕他们背后所付上的代价呢?

他们每天花很多时间在祷告和敬拜,花很多金钱在学习唱歌,花很多精力在练习技巧。

最重要的是,他们在服事上也是最努力的。

/

因为他们在没有人愿意回应那些服事呼召的时候,他们回应了,所以他们得着了恩膏。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多种的就多收。你不用问为什么有些人赚钱比你多,那是因为他们在那件赚钱的事上比你更专注更努力。

如果你没有一件事是你能够专注和努力的,那么你很难有所成就。

想要在服事上有恩膏,想要在神国里有影响力,必须要在上帝所呼召的大小服事上忠心、努力、专注,并做到极致。

或作执事,就当专一执事;或作教导的,就当专一教导;或作劝化的,就当专一劝化;(罗马书 12:7-8 和合本)

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经也跟我一样,是因为看到神家里需要弹琴的敬拜者,所以才自告奋勇的去买琴学琴的,在我的司琴班学生里就有很多这样的弟兄姊妹。

其实不管是神家里还是神国里,许许多多的服事岗位都是空缺的,都是需要有人去回应去担当的。

例如当今世代,就是一个非常缺敬拜者、缺代祷者、缺青年领袖、缺宣Jiao士的世代,你准备好回应这一呼召了吗?

我常常说,为了神冲动一次,也比一动不动要好。因为回应神最需要的是信心和勇气。

整个以色列民族当中,只有摩西一人,看到神百姓的疾苦而敢于奋起一博,他的心被上帝看见了,上帝后来呼召他成为了整个民族的领袖。

如果说上帝预备摩西都用了80年,那么今天这个已经快40岁的人跟你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

如果除去上帝预备我们的时间,我们并没有多少年可以在地上好好服事祂的了。

千万不要混日子了!因为你的日子并不多。去学习和效法那些有恩膏的人,要羡慕他们的善工。

如果有机会,好好跟随他们,像以利沙跟随以利亚一样,或许你也能够得着双倍的恩膏。

“人若想要得监督的职分,就是羡慕善工。”这话是可信的。(提摩太前书 3:1 和合本)

祝福你!

Kiss法则1、为什么这些人都崇尚简单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kiss原则”,也就是“Keep it simple stupid”的缩写,意思就是“保持简单到愚蠢的地步”。

我们应该都听过极简主义,好比你走到Apple Store苹果的旗舰店,你进去的时候看不到一样多余的东西,特别的简单特别的清爽。

极简主义貌似现在已经慢慢的成为了一种时尚,其实,我们不管是做科技的,还是做艺术的,各行各业的人都需要去学习这个Kiss法则

这个词是由美国洛克希臭鼬工厂的凯利.约翰逊( Kelly Johnson)提出的,著名的黑鸟战斗侦查飞机就是他总设计的。

约翰逊专门设计作战飞机,为了保证作战飞机的性能和安全性,也就是说飞机哪怕是在恶劣的战地环境下也能轻易修复。为此,他提出了KISS 原则。

他要求他的设计师设计出来的工具给到一个最笨最愚蠢的工程师都要能够轻松驾驭,这个产品这个工具就算是合格了。

比如说飞机的驾驶室里面,那些钮和那些拉杆,也要让一个很普通的人都要容易学会操作,不要搞得太复杂。

爱因斯坦有说过一句话:一切尽可能简单

达芬奇也说:简单是最终的复杂性

我很喜欢安德鲁讲过的一句话,我觉得这句话特别有智慧,他说:完美不是不能再添加东西了,完美是不能再减少了。

确实,就像钻石一样,纯到没有杂质了,一点多余的东西都没有。如果你的心简单到那个程度,一点多余的东西都没有,这个叫纯正

毕加索曾说:我14岁就画的像拉斐尔一样好,可是之后我用了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像小孩子那样画画。

拉斐尔是一个伟大的画家,毕加索说自己14岁就能画得像他一样好,可是他用了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像小孩子一样画画。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小百加的画,曾经我有推送过一些。她是Sunday老师的女儿,今天在这里给大家分享几幅看看哦。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百加绘画作品    —

转载视频号@Sunday老师

⬇️

Sunday老师
百加的自画像

我相信,再厉害的人也画不出来这样的画。不管你是中央美院、中国美院的,最牛的画家过来也画不出来的。

因为她没有那些成人想的那么复杂,她就是非常简单的把自己想要的色彩想要的线条画出来。

成年人会想“我的老师会不会骂我”,会想“我应该这样画, 我不应该这样画“,会有很多的条条框框。

成年人也有很多的经验,但其实许多的经验并不能给我们带来帮助,反而是给我们带来拦阻和牵绊。

几天前有一个要报我们敬拜司琴课的一个学员,他问我:老师,我是完全不懂的 ,我是小白我能学吗?我当时跟他说:你一张白纸我们更好教。

如果之前有学过东西的,往往就觉得自己懂,老师教的东西他很多都要打问号。

还有就是他们的思维可能已经固化在某一个思维,比如说他们习惯了视谱,你如果跟他讲要靠耳朵听,他听完了以后会先把谱写下来,然后再对着谱弹。

我说你何必呢,你要学会靠耳朵来弹琴,我们教的就是play by ear,我们不需要去依靠眼睛看谱,可是他说:老师我不行,我必须得要对着谱,我的手才能知道怎么弹。

这就跟我们没有导航,就不懂开车了是一样的道理。

小孩子是非常简单的,就是说个谎都能看得出来的那种,通常是在他们成为青少年的时候就开始慢慢变复杂起来了。

在马太福音18章3节说: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

小孩子的样式就是:他们不会被很多过去的经验过去的框架所框住。

其实越简单,就会越有创意。越有创意的时候,创作出来的东西不就更有价值。你想得太复杂的时候是因为你都是在过去的经验里面绕来绕去。

有时候你会发现就算抓破了脑袋,也想不出一点新的东西。

例如,我们原来写歌的时候,非得要有吉他、钢琴、贝斯、鼓4件套,编曲的时候

前奏一定要有个solo,好像非得要这样,要那样。

后面我发现这些写歌的这一些的经验,反而是成为我的一个牵绊。

前段时间在B站上面有个叫宣宣的15岁的小女孩,突然一下就火了。她喜欢拿些瓶子敲敲,拿个塑料袋子抓抓,就把这些声音录起来成为一首歌,听起来还很不错哦。

图片

而且并没有我们搞的那么复杂,都是简单的在手机库乐队上面就做出来了。

所以,其实就是在我们变简单的时候,反而创意就更好。

– 未完待续 –

欢迎在视频号跟我留言互动哦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