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
但是这里的行为不是指的品行,
而是指我们因信而表现出的行为。
这行为是能让人看到我们的信,
就如那摸主衣裳的血漏妇人,
或是那为仆人求医的百夫长。
Sean
信仰、生活、音乐、文字、创意
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
但是这里的行为不是指的品行,
而是指我们因信而表现出的行为。
这行为是能让人看到我们的信,
就如那摸主衣裳的血漏妇人,
或是那为仆人求医的百夫长。
Sean
人生总会有一些缺憾
否则就不完美了
Sean
一天晚上祷告会敬拜中,心里莫名浮现出了这首歌的旋律。这首歌是刚信主的时候常听的一首诗歌。
歌词出自雅歌 1:13-14:我以我的良人为一袋没药, 常在我怀中。我以我的良人为一棵凤仙花, 在隐·基底葡萄园中。
但少有人知道,这首曲是出自著名作曲家Edward MacDowell(爱德华·麦克道威尔)的《To a Wild Rose》(致野玫瑰),这也是他最脍炙人口的一首作品。
麦克道威尔被誉为19世纪最重要的美国作曲家。他早期的作品受到李斯特的影响显著,主要体现在其炫技性钢琴曲和交响诗的创作上。
回国后,他开始在音乐中采用印第安音乐元素,以突出民族风格作品旋律优美,富于描绘性,其钢琴小品尤其受人喜爱。
过去许多诗歌创作者都喜欢使用一些脍炙人口的乐曲,配上诗歌的歌词,好让诗歌可以更好的传唱,例如《奇异恩典》都是美国古调改编。
这首《馨香的没药》的歌词用上《To a Wild Rose》的旋律,堪称天作之合。
讲到没药,其实它是从南亚拉伯的一种树收集而来的树脂胶。至少早自乌加列时期(主前十七至十四世纪)开始,它在迦南地就已经被当作香料来使用。
从传统来说,没药用来涂在死后的人身体上可以起到防腐的作用,同时也被用作贵重的礼物(参太二11;可十五23;约十九39),也是会幕中圣膏油的一个主要成分(出三十23~33),
在液体状态下,它是像哪哒香膏一样装在小瓶子里;但也有以固体状态来使用的情况,这时可以将它装在小布袋或香袋中,贴身配戴。
据说埃及人喜欢将没药放与脂油混合起来,作成圆锥形,放在客人的头上。当脂油因着身体的热度而溶化时,没药与膏油的芳香就会充溢在房间里面。
没药在《本草纲目》中也被称作末药,是一种活血、化瘀、止痛、健胃的中药。犹太人将没药树枝制作成各种芳香剂和止痛剂,涂抹在伤口上,促进伤口愈合。
就如这首歌所唱的,祂为我们经历了痛苦和死亡,祂的生命如同一袋没药散发着馨香,也能医治我们的伤,除去我们的忧。
是的,祂今天就住在我们的里面,愿祂与我永不分离,愿祂透过我们散发出生命的馨香之气。
人若敬畏上帝,
就不会惧怕黑暗。
因为你若面向光明,
阴影就在你背后,
但是你若背向光明,
阴影就会在祢前头。
Sean
老师您好,我是一位在中老年人居多的聚会中服侍的青年人,我有一个困扰了很久的问题,就是我在敬拜团中作伴唱,但选的诗歌大部分都是有年代的,我在唱这些诗歌的时候,发现很难投入其中,跟平常自己私下敬拜时很不一样,感觉自己像个没有感情的唱歌机器。长辈们说如果台上的人都没有办法投入敬拜更别说会众了,好像问题还挺严重,老师您是否能给些建议呢?
因为传统圣诗通常是一段式结构,不像现代诗歌一样有主歌、副歌、桥段,所以很多传统圣诗被加在现代诗歌中,有些当作主歌,有些当作副歌,有些当作桥段。
例如这首现代版的Amazing Grace就是把传统圣诗当作了歌曲的主歌,自己重新创作了副歌,让歌曲的层次和起伏得到了升华
也有不少的现代诗歌将传统圣诗作为歌曲的副歌或桥段,也非常有创意性,例如:
https://y.qq.com/n/ryqq/songDetail/5448906
#3 新歌老调
同时我还发现,有不少现代诗歌作者创作出一些诗歌,也很有传统诗歌的韵味和曲调,例如:
https://y.qq.com/n/ryqq/songDetail/5157401
https://y.qq.com/n/ryqq/songDetail/234929746
千万不要以为这些是传统诗歌,其实这些都是现代诗歌哦,还有这首:
https://y.qq.com/n/ryqq/songDetail/214337527
这类型的诗歌听起来都朗朗上口很像传统诗歌,很多华人聚会都有翻译过来唱。
个人认为,上面这三种类型的诗歌都是老少皆宜的。
三、华语诗歌现状
家人们平安!
这段时间以来,一个8孩妈妈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朋友圈也一直在被刷屏,看到很多弟兄姊妹都非常关心。
这几天,大家焦点又开始转移到国际局势和军事形势上了。
他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人,住在全地上,并且预先定准他们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使徒行传 17:26 和合本)
这世界上的每一个生命都是从上帝而来,都是亚当的后代。正如约翰多恩诗中所说:
没有人是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个人都是大地的一部分;如果海流冲走一团泥土,大陆就失去了一块,如同失去一个海岬,如同朋友或自己失去家园:任何人的死都让我受损,因为我与人类息息相关;因此,别去打听丧钟为谁鸣响,它为你鸣响。
但在我们关心生命的同时,我有几点想提醒弟兄姊妹:
1、我们需要关心时事,但是一定要记得,不是所有信息都可信,也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转发,媒体(公共媒体、自媒体)和舆论大部分都是掌握在世界的手下。我们一个转发一个评论很有可能就被利用了,很有可能间接参与了战争。
2、不要用朋友圈来思考,要学会在主里面思考,以祂的心为心,通过上帝的眼光来看世界。
3、不要随便选边站,永远都要站在上帝这一边。
4、所有的信息都只能作为参考,只有祂的话才是安定在天直到永远的。
呼召跟我们的关系
就好比水跟鱼的关系一样,
鱼若离开水会窒息,
人若离开上帝的呼召
也会有一种窒息的感觉,
就会不平安,不满足,不快乐。
当你活在上帝的呼召里,
就会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
Sean
没有人是与世隔绝的孤岛:
每个人都是大地的一部分;
如果海流冲走一团泥土,
大陆就失去了一块,
如同失去一个海岬,
如同朋友或自己失去家园:
任何人的死都让我受损,
因为我与人类息息相关;
因此,
别去打听丧钟为谁鸣响,
它为你鸣响。
John Donne
不要用朋友圈来思考
要学会在祂里面思考
不是什么话都可信
不是什么文都可以转
只有祂的话
才是安定在天直到永远的
Sean
专注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胜过把一万件事做到平庸
S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