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祝福#8|畏惧而侍奉,战兢而快乐!

 

默想 《诗2:11》
当人们提到“敬畏”一词,往往会偏重于“尊敬”、“崇敬”之意,而不大会讲其中所包含的“畏惧”之意。
因为我们不想把我们的父形容成令人畏惧的那种形象,而是喜欢把他描述成慈爱的形象。
但事实上“敬畏”一词就包含了“畏惧”之意,所以很多处都直接翻译成了畏惧,例如《诗2》这里。
今天我想深入的来和你分享关于“敬畏”的真理,因为这是要成为有福之人的必经之路。
/
首先,我们需要区分两个概念,一个是情绪,一个是态度,这是有很大区别的。
例如快乐是一种情绪和感受,而喜乐是一种态度和决定。
虽然同一个词在有些地方会翻译成喜乐,而有些地方又会翻译成快乐,但我们还是必须要知道它们的区别。
比如说,我现在感受不到快乐的情绪,但我决定我要喜乐的面对,甚至一个人的喜乐也不一定会写在笑脸上让人可以看见。
关于喜乐,我在之前专门有分享过一篇文章:“快乐不是喜乐!两者有13个不同!
这就是为什么,《诗2:11》说:当存战兢而快乐。就是说,都害怕到战兢发抖了,但是同时是喜乐的。
快乐(happiness) 通常是外在环境或条件带来的情绪反应,往往是短暂的、依赖于环境的。
例如,吃到美味的食物、获得奖励或遇到开心的事情时会感到快乐。但这种情绪是基于外部因素的变化,可能随着情况的改变而波动。 
而喜乐(joy) 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态度,是源自内心的信靠、感恩和关系。
它并不完全依赖外部的环境,而是由内在的心态和认知所决定的。喜乐是持久的、超越环境的,是生命九果之一。
战兢是情绪和反应,但是喜乐确实内心的态度和选择。
/
现在我们来看敬畏。
首先,畏惧或惧怕是一种情绪,通常是对威胁、危险、未知或不确定因素的反应。
它是我们生理和心理对潜在伤害或不利后果的自然反应,这是人与身俱来的一种情绪,它本身是好的,是在帮助人类保持警觉和避免危险。
因此在生理上,惧怕的时候会引发“战斗或逃跑”的反应,激活我们身体的应急机制。
这就是为什么吃了善恶树果子的亚当会躲避,藏在园中的树木中。
而敬畏和惧怕的不同之处在于,敬畏是积极的惧怕,是一种主动的选择和心态,而不是环境所带来的反应。
例如,敬畏的心能提醒我们犯罪的潜在的危险,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决定。
人若真的敬畏就不会犯罪,因为他惧怕犯罪之后会带来的危险和后果,人若不惧怕犯罪会带来的危险和后果,我们则会说这人没有敬畏。
所以,敬畏和惧怕虽然不同,但是敬畏里面是带有惧怕的,不能仅仅只是理解成尊敬和崇敬。
许多的不敬畏都是出于无知,因为对TA或TA的法则缺少认识,所以他们不惧怕违背TA的法则所带来的后果。
所以,当存畏惧而侍奉,当存战兢而快乐,意思就是我们要带着敬畏的心来侍奉(常翻译成敬拜),即使战兢,也要喜乐。
要甘心乐意的、喜乐的、带着敬畏的心来敬拜,这样的人是有福的。
祝福你!
#1|学会说不!
#2|喜爱与思想!
#3|像一棵树!
#4|凡事顺利!
#5|父知道你的道路!
#6|带着祝福思维去工作
#7|不要专顾自己
– Sean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