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媒体通过互联网流量这个放大镜,可以将一个普通人放大千倍万倍,而这个人还是那个普通人。
但你们通过放大镜看到他的时候觉得他很大,所以自然而然就会觉得他说的都对,这其实是很可怕的。
我就是一个处在这放大镜下的人。
从我的文字、音乐和视频中,可能大部分人都觉得我这个人很好,但事实上我比你们认为的那个人要糟糕得多,只是因为我糟糕的一面没有被你们看见而已。
我会冲孩子大吼大叫,我踢坏过卧室的房门,推翻过衣柜,常常对爱我的人冷漠无情,常常骄傲且自私,曾经因愚昧无知干过的坏事更是数不胜数。
所以当我读到保罗说“在罪人中我是个罪魁”时,我想说这不就是在说我吗?
/
这个世界,有太多“完美人设”的压力,尤其在朋友圈、职场、甚至在家人们中,我们都习惯展示最好的那一面。
可内心却常常知道,真实的自己,并没有那么“完美”,甚至可能很糟糕。
因为长期让自己在面具下生活,所以渐渐感到厌倦或疲惫。
今天保罗的话点醒了我,他说:“人子来,就是为要拯救罪人,而自己就是罪人中的罪魁。”
“然而,我蒙了怜悯,是因他要在我这个罪魁身上显明他一切的忍耐,给后来人做榜样。”
我感觉我被“然而”这两个字照亮了。
当时的保罗并不是世人眼中的“坏人”,他是一个正经八百的有身份、有地位、有学问、有原则的人。
他可能比你我都更“像样”,可当真光照进他生命的时候,他忽然意识到:自己远远不是想象中那样“无可指摘”。
然而即使如此,他还是蒙了怜悯。
/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父的殿是罪人的医院,不是圣人的博物馆。
甚至有人在门口贴着这样的广告牌:“完美人士请绕行”。
也就是说,如果你觉得你是个圣人,你不需要来这里。
也有人说,如果你想找一个完美的地方,那是找不到的。如果这世上真有完美的地方,那么当你去了,它就不完美了。
有时候,我们太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完美”,反而越来越不敢面对自己的真实状态,可倘若连面对都不敢,又怎么可能被更新呢?
往往真实的转变,不是靠自我催眠:“我行”、“我很好”,而是先承认自己的无力,才会真正敞开,渴望被帮助,被接纳。
/
我以前以为,“承认自己有错”会让我变得很羞耻,很无能。可现在我发现,真正的自由,往往是从面对真实的那一刻开始的。
那一刻,你终于不再需要证明自己是“十全十美”的人。你可以像孩子一样,赤诚而坦然地说:“我有些地方搞砸了,我确实很需要帮助。”
那一刻,真正的医治与安慰,才有空间流进来。
愿你我都能:
- 不再惧怕承认自己的软弱;
- 不再用“好人设”困住真实的自己;
- 也愿我们成为见证:一个不完美,但愿意被改变、活出不一样的人。
这,才是最真实的盼望。
愿我们今天,有勇气面对那个不完美的自己,也有勇气接住,从父而来的那份温柔而坚定的接纳。
真心的盼望:
真光照进我们内心最隐秘的角落,不是为了定罪,而是为了治愈。
愿慈爱的父向浪子张开他温柔的怀抱。
S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