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青年人和中老年人一起敬拜的大难题

图片

前两天有收到一位弟兄的留言:

老师您好,我是一位在中老年人居多的聚会中服侍的青年人,我有一个困扰了很久的问题,就是我在敬拜团中作伴唱,但选的诗歌大部分都是有年代的,我在唱这些诗歌的时候,发现很难投入其中,跟平常自己私下敬拜时很不一样,感觉自己像个没有感情的唱歌机器。长辈们说如果台上的人都没有办法投入敬拜更别说会众了,好像问题还挺严重,老师您是否能给些建议呢?

 

 
首先我很感恩,因为我看到这位弟兄身上有几个非常宝贵且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1、很诚实,不想在敬拜中伪装自己,不想唱诗歌时有口无心;
2、想要让自己更投入在敬拜中,没有应付了事;
3、有舍己、有顺服,并没有不喜欢就换个教会,而是寻求建议。
 
这三点我估计很多弟兄姊妹都做不到。
 
我想,很多弟兄姊妹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或者正在这样的处境当中,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下面分享的都是我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还请大家尊重你们自己领袖的意见。
 
推荐阅读:
敬拜课程 | 敬拜主领的职责是什么?
敬拜课程 | 敬拜主领应该具备的13个条件

图片

首先,我相信弟兄姊妹都知道敬拜的真意。
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他。” (约翰福音 4:23 和合本)
这里的“心灵”和“诚实”原文就是“灵”与“真理”,这样看来,其实敬拜跟音乐并没有直接关系。
我对敬拜的定义就是:以神为大、以神为乐、以神为中心的生活方式。
既然敬拜是一种生活方式,那么即使音乐不能为我们效力的时候,我们仍然可以敬拜。
 
但音乐敬拜有所不同,它其实还包括了赞美的部分,所以我们常常会说赞美敬拜或敬拜赞美。
 
那么赞美就跟音乐有直接的关系了,因为从旧约开始,音乐就已经成为了非常重要的赞美方式。
 
所以,在我们的敬拜赞美中,我们不得不重视音乐的风格和表现形式,青年人有青年人的音乐风格,中老年人有中老年人的表现形式。
 
如果是青年人和中老年人在一起,那的确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了。那么到底如何解决呢?
 

图片

一、异象和使命
教会不应该只为满足当下会友需求而存在,而是要为祂的异象和使命而存在。
 
例如说,尽管现在大部分会友是中老年人,那么如果教会有异象想要吸引青年人并服侍青年人,那么敬拜风格就必须要做出调整。
 
哪怕就是专门为青年人提供一场他们的敬拜和聚会,那也是非常值得投资的。
 
但是大部分的教会都是混在一起,那就不得不考虑青年人的需求。
 
如果我们不想教会一直老龄化导致青黄不接的话,那么就需要赶紧把青年人重视起来。
 
我想说,如果中老年弟兄姊妹能够在这部分做出一些牺牲,也唱一些年轻人能够接受的歌曲,一定会带来很大的祝福。
 

图片

二、如何实现老少皆宜
 
如果是老中青混在一起的情况下,能否有老少皆宜的方案呢?
 
我个人认为是有的。
 
#1 老歌新唱
 
很多老的传统圣诗旋律简单、节奏简单、结构简单、朗朗上口,而这些诗歌我们同样可以用现代的方式和年轻人能接受的方式来表达。
 
例如奇异恩典、你真伟大、恩友歌、祷告良辰等等类似的歌曲有很多,配上现代的和弦伴奏,通常老中青都是可以接受的。
 
就拿下面这首“你真伟大”来说,你可以看看这些著名的敬拜者如何用现代方式演绎的
 
(很抱歉,因为中文诗歌资源受限,为了尊重版权,下面诗歌链接都选用英文版) 

https://y.qq.com/n/ryqq/songDetail/242030400
https://y.qq.com/n/ryqq/songDetail/244097784
https://y.qq.com/n/ryqq/songDetail/247895759
https://y.qq.com/n/ryqq/songDetail/247790719
https://y.qq.com/n/ryqq/songDetail/209902463
#2 老歌重编
就连近500年前亨德尔的清唱剧《弥赛亚 》的片段被Hillsong加在他们现代的诗歌里,也丝毫没有违和感:https://y.qq.com/n/ryqq/songDetail/256379663 

听了上面这首现代版的“He shall reign for ever and ever…”,感觉如何?
不仅如此,这首歌曲的其他部分在今天创作出来,也非常有传统圣诗的感觉。
这种手法也被很多敬拜团所常用。

因为传统圣诗通常是一段式结构,不像现代诗歌一样有主歌、副歌、桥段,所以很多传统圣诗被加在现代诗歌中,有些当作主歌,有些当作副歌,有些当作桥段。

例如这首现代版的Amazing Grace就是把传统圣诗当作了歌曲的主歌,自己重新创作了副歌,让歌曲的层次和起伏得到了升华

也有不少的现代诗歌将传统圣诗作为歌曲的副歌或桥段,也非常有创意性,例如:

https://y.qq.com/n/ryqq/songDetail/5448906

#3 新歌老调

同时我还发现,有不少现代诗歌作者创作出一些诗歌,也很有传统诗歌的韵味和曲调,例如:

https://y.qq.com/n/ryqq/songDetail/5157401

https://y.qq.com/n/ryqq/songDetail/234929746

千万不要以为这些是传统诗歌,其实这些都是现代诗歌哦,还有这首:

https://y.qq.com/n/ryqq/songDetail/214337527

这类型的诗歌听起来都朗朗上口很像传统诗歌,很多华人聚会都有翻译过来唱。

个人认为,上面这三种类型的诗歌都是老少皆宜的。

图片

 

三、华语诗歌现状

我们看到很多欧美诗歌都老少皆宜,但以《迦南诗选》为代表的本土诗歌就比较例外。
 
因为从70后开始,他们已经接受港台流行和欧美音乐,而《迦南诗选》这类诗歌顿时会显出年代感。
由于歌曲曲调本身的原因,多数都是小调或五声音阶,即使换上很现代的伴奏和编曲,仍然脱不去歌曲本身的年代感。
但大部分西方传统圣诗的曲调就没这个问题。
 
那么赞美之泉/我心旋律/生命河灵粮堂为代表的现代华语诗歌呢?我个人认为这类华语诗歌比较适合80后往前。
 
当然他们的歌曲中也有简单的有复杂的,简单的那些诗歌比较适合80、70、甚至60后。
 
我可以很确定的说,大部分90后、00后对这类型的诗歌会感觉到年代感,很多90后都跟我说他们不爱听赞美之泉。
 
那么90后00后都爱听哪些诗歌呢?他们爱听约书亚(翻译的欧美诗歌为主)、Hillsong(音乐风格上在欧美已经通吃老中青三代)、Bethel(纯真的美式血统)。
 
我们需要接受这一个现实,就是这些年来国内的音乐文化一直是受西方影响的。
 
这就形成了音乐品味和审美的差异化,就好比你要一个90后去穿上他爸爸或爷爷的衣服,这中间是存在审美差异的。
 
尽管现在国内各大热曲榜上,中国风歌曲大热,但其实这些歌曲也只是把民族乐器或中国风元素加入到现代音乐中,而主要的音乐表现形式还是很西方的。
 
我们必须先明白这中间的差异,我们才能有可能去找到平衡和寻求出路。
 
回到前面第一点,若对青年人有异象,那么就可以想办法做出改变吧。
若希望在老中青中间找到平衡,那么就回到前面第二点,选诗歌就很关键。
 

图片

四、聚会形态多样化
 
不过我们的平时的聚会形态完全可以多样化。
 
例如小组可以大致按年龄段来考虑,这样青年人就可以在小组里有青年人的敬拜,老年人也可以在小组里有适合老年人的敬拜。
 
我看到很多地方有混在一起的大聚会,也有专门设立给青年人的聚会,甚至还有给Youth的。
 
如果是混在一起的大聚会就要尽量找到平衡了。
 

图片

五、很难投入怎么办
 
我们混在一起的时候,无论是年轻人唱老年人的歌,还是老年人唱年轻人的歌,都会面临一样的情况,很难投入怎么办?
 
很多时候,一种音乐风格背后有着很深的文化底蕴。
 
例如黑人灵歌这种风格背后就是黑人对上帝那种很深的呼求。而《迦南诗选》也不例外。
 
了解这些诗歌背后的故事和文化,也许我们就会多一份感动了。
 
如果音乐是在无法带给自己感动,我的建议是,多提醒自己敬拜的真意,同时让自己多专注一些在歌词词意里。
 
多去思想歌词的意境和画面,带着祷告的心去唱,让自己忽略当时的音乐,也许你能够更加投入一些。
 
要知道,有时候,敬拜就是牺牲。敬拜不是我们给了上帝多少,而是我们为上帝牺牲了多少。
 
站在台上,唱着自己并不喜欢的音乐风格,还能竭力的让自己去投入在里面,我相信,这就是你的敬拜
 
同时,你的生命也会得到很大的成长,还能从这些音乐中学习和领受到不一样的恩膏。
 
如果你们教会中的老年人愿意为了年轻的你们做出牺牲,跟着你们又唱又跳,那就太感恩了。
 
但请你一定要记住,当你有一天也成为了教会中的老年人,你也要如此去对待那些你后面的青年人。
 
因为,这样的敬拜,也需要传承。
 
祝福你!
 
PS:若弟兄姊妹在敬拜和服事中有遇到什么问题和难题,欢迎跟我留言,我愿意跟你们一起学习和成长。
添加微信好友

图片

硝烟正在网上蔓延,有4点提醒大家

图片

家人们平安!

这段时间以来,一个8孩妈妈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朋友圈也一直在被刷屏,看到很多弟兄姊妹都非常关心。

这几天,大家焦点又开始转移到国际局势和军事形势上了。

他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人,住在全地上,并且预先定准他们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使徒行传 17:26 和合本)

这世界上的每一个生命都是从上帝而来,都是亚当的后代。正如约翰多恩诗中所说:

没有人是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个人都是大地的一部分;如果海流冲走一团泥土,大陆就失去了一块,如同失去一个海岬,如同朋友或自己失去家园:任何人的死都让我受损,因为我与人类息息相关;因此,别去打听丧钟为谁鸣响,它为你鸣响。

但在我们关心生命的同时,我有几点想提醒弟兄姊妹:

1、我们需要关心时事,但是一定要记得,不是所有信息都可信,也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转发,媒体(公共媒体、自媒体)和舆论大部分都是掌握在世界的手下。我们一个转发一个评论很有可能就被利用了,很有可能间接参与了战争。

2、不要用朋友圈来思考,要学会在主里面思考,以祂的心为心,通过上帝的眼光来看世界。

3、不要随便选边站,永远都要站在上帝这一边。

4、所有的信息都只能作为参考,只有祂的话才是安定在天直到永远的。

图片

如何明白自己的呼召?

图片

呼召跟我们的关系

就好比水跟鱼的关系一样,

鱼若离开水会窒息,

人若离开上帝的呼召

也会有一种窒息的感觉,

就会不平安,不满足,不快乐。

当你活在上帝的呼召里,

就会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

Sean

别去打听丧钟为谁鸣响,​它为你鸣响

图片

没有人是与世隔绝的孤岛:

每个人都是大地的一部分;

如果海流冲走一团泥土,

大陆就失去了一块,

如同失去一个海岬,

如同朋友或自己失去家园:

任何人的死都让我受损,

因为我与人类息息相关;

因此,

别去打听丧钟为谁鸣响,

它为你鸣响。

John Donne

新的网络气候下如何打开新的格局,这5点我们需要知道

图片

 

https://y.qq.com/n/ryqq/songDetail/342909216

家人们平安!
想必大家都已经留意到,最近半年以来,很多公众号图文、视频、音频渐渐消失不见了,很多公众号也停止营业了。
大家务必要明白,这背后的原因,不仅仅是政策的收紧,还有网络平台算法的升级,网络生态环境的改变,以及许多错综复杂的原因。
自己在运营的多个平台也举步维艰,内容创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好像不用等到3月份办法出台,网络气候就已经开始步入寒冬了。
那么在新的网络气候下,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1 不要停止做工
看风的,必不撒种;望云的,必不收割。 -传 11:4
有人看到风来了,就不去撒种了,看到起云了,就不去收割了,这不是智慧人的作为。
智慧人会因为气候变化而改变做工的方式,但是他们绝对不会停止做工。因为撒种下去,日久必能得着。
早晨要撒你的种,晚上也不要歇你的手,因为你不知道哪一样发旺;或是早撒的,或是晚撒的,或是两样都好。 -传 11:6
在新的网络气候下,我们应该重新制定运营策略,打开新的格局。#2 牧养回归线下
在过去两年里,因为疫情的缘故,很多*家受到影响和冲击,以至于大量的羊涌入到线上“吃草觅食”,而这也带来了许多的乱象。
虽然围墙被打破,但是假教师、坏教师层出不穷,羊群乱串成了牧人最头痛的事。
很多*家破裂的破裂,分裂的分裂,看得让人心疼。
现在线上资源越来越少,为牧养回归线下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国内大部分地方,虽然大聚不容易,小聚却是不难实现的。
听多了网络上的“名人”信息,回归到自家的粗茶淡饭未免不是一件好事。
#3 唤醒文化使命
 
他对我说:将这默示明明地写在版上, 使读的人容易读。 -哈 2:2
其实大部分平时我们在网络上看的、转的、发的自家内容,基本上都是自家人才看,也基本上只有自家人才能看懂,这俗称“自嗨”。
因为清楚文化使命的人并不多,大部分人过着模式化的聚会生活,世人看他们就像是在天上飘着的一样。
而我们是有文化使命的,也就是我们需要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世人能够接受的方式,去传递我们的价值、文化和信念。
我们如果通过视频号来分享:丈夫要爱妻子,如同JD爱JH。看到的世人会说,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但我们若换成他们能接受的方式来分享: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世人看到这样的视频也会点赞,而且这也是祂的话,并且并不在网络敏感字的范畴里。
而且我们还可以改变创作诗歌的方式,除了那些我们在聚会中唱的诗歌以外,我们还可以创作一些世人能听懂的诗歌。
用这样的方式去传递我们的价值、文化和信念,在未来将会是我们必须要去学习的。
#4 坚持原创别再搬运

这几年来,看到许多的自媒体大量的盗版和搬运诗歌、视频、信息和书籍,然后在下面加一个赞赏,很多弟兄姊妹还以为是为原作者赞赏了。

还有一些搬运的公众号要弟兄姊妹为平台奉献,这样的方式着实令人担忧。

搬运内容本身已经侵犯了原作者权益,而加赞赏和收奉献那更是不可取的做法。

说到这里,若有冒犯还请多多包涵。搬运的事我过去也很喜欢做,也做过很多,而且做的是头号。

但是今天我想鼓励做自媒体的家人们,开始自己创作吧,做原创真的是最蒙福的方式,若愿意听弟兄一劝,相信你未来一定会来感谢我的。

#5 学习更多技能

在未来的气候下,很多时候我们还需要线上线下结合,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学习更多的技能。

直播和线上会议会成为我们的日常需求,各种软件、平台和APP的使用成为了我们必备的技能。

所以,不管男女老少,都要尽可能多的掌握一些新的技能,特别是有网络、音频、视频相关技能的弟兄姊妹们,是时候摆上你们的恩赐了。

公众号不行了,懂网络的弟兄能否帮忙搭建一个网页呢?

如果要做新媒体,是否有弟兄姊妹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来参与写作、短视频拍摄、新媒体运营呢?

新的时代,新的季节,让我们打开新的格局,让新酒装进新皮袋里吧。

祝福你!

– end –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