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件事我要责备你…

图片

有一件事我要责备你,

就是你把起初的爱心离弃了。

你服侍着,也忍耐着,

持守着公义和纯正的心,

你为祂的名受劳苦并不乏倦,

但是最重要的你却失去了。

你要回到那起初的爱,

活出那份爱,

也要传递那份爱。

Sean

敬拜主领和表演歌手到底有哪些区别?

图片

同学们好!

之前有同学问我,为什么很多主领们在台上领敬拜时,他们经常会把眼睛闭上。这不就失去了跟会众之间的眼神互动了吗?

曾经有听过一些教职业歌手的老师受邀请到教会分享,他们会说在台上唱歌不能闭着眼睛,那是对会众不尊重,而且要有眼神交流,最好眼睛眺望最后一排,这样会众都会感觉到你是在看着他们。

也有一些著名的老师分享说,在台上不仅不能闭眼睛,而且还必须要面带微笑,注意表情以及与会众的眼神交流。

听到这些分享的时候,我常常在思考,我们敬拜主领和表演歌手之间到底区别在哪里?

今天就跟大家好好分享一下这个话题,但在我们搞清楚两者之间的区别之前,建议可以先阅读这两篇分享:

敬拜课程 | 敬拜主领的职责是什么?

敬拜课程 | 敬拜主领应该具备的13个条件

图片

https://y.qq.com/n/ryqq/songDetail/341617479

#1 

表演歌手为的是取悦人

敬拜主领为的是荣耀神

当我们在台上,同样是拿着话筒,同样是面对人群,同样是演唱歌曲,尽管表现形式上差不多,但是这背后的意义有着本质的区别。

表演的对象是人,表演者必须要用自己的表演去取悦观众,并获得观众的喜欢,成为他们的偶像,并让他们愿意为你买单。

而敬拜的对象和焦点是神,敬拜主领一方面用自己的敬拜赞美在荣耀神,一方面在带领会众一起献上他们的敬拜。

因为要取悦于人,所以表演者跟观众之间的眼神交流和情感互动就会显得格外重要,并且要营造各样的气氛让这种情感可以深根蒂固。

而对敬拜主领来说,他们只是会众和上帝之间的桥梁,或类似会众与上帝“约会”场所里的服务员,我们与会众的交流和互动是有界限的,这界限就是不能喧宾夺“主”。

图片

#2 

成功的表演歌手是让人崇拜自己

成功的敬拜主领是让人崇拜上帝

一个成功的表演歌手是要让人喜欢自己,然后到崇拜自己,让自己成为偶像。

那么你也许会问,如果是实力派歌手呢?

我想说,实力派歌手并不是说他们不是偶像,只是说他们是靠实力成为了偶像,而所谓的偶像派是靠着包装和打造人设来让他们成为偶像。

总之,一个做歌手的人,不管是哪一类型的歌手,都不希望自己没有人喜欢,自己的歌没人欣赏,台下观众空空荡荡。

而一个成功的敬拜主领,是要通过他们的歌声、他们的创作、他们的现场带领、以及他们的生命去让人认识上帝、喜欢上帝、崇拜上帝。

尽管这过程中,主领会收获很多人的喜欢,甚至成名以后也会有种作明星的感觉,这对主领来说的确是一个非常大的试探。

但一定要记住,敬拜主领的焦点始终都是上帝,而他们与会众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都是为着这个目的去做的。

在试探来临的时候,一定要学会谦卑自己隐藏自己,因为我们身上那些光环不是因为我们自己,而是因为上帝的荣耀,我们是沾了他的光。

图片

#3 

表演歌手歌唱的对象是人

敬拜主领歌唱的对象是神

想象一下,当邓丽君在舞台上向台下的观众抛去甜美的媚眼,并唱着“甜蜜蜜”:是你,是你,梦见的就是你。

台下很多的粉丝必定是想入非非了,这就是表演者的常用技巧,通过歌词结合表演动作、表情、眼神来达到表演目的。

但如果是一个敬拜主领在台上唱着“我要爱慕祢”:我心满溢,我心满溢,对你的爱和思念无止尽。

拜托这位主领,可千万不要在这种时候去跟会众作眼神交流,我建议你要不闭上你的眼睛,要不可以考虑把眼睛朝上看。

当然,如果你是在唱:我们又在一起,来赞美…,那你可以跟会众做一些交流和互动。

所以,每首歌曲里面的歌词人称可是一定要先搞清楚了,不要一个劲的唱,但又不知道是对人唱的,还是对神唱的,还是邀请人对神唱的。

我通常建议,赞美敬拜的选歌不能选太多对人唱的歌,例如里面很多“我们”、“你(对人的你)”对那种诗歌。

对人唱的歌通常只是一个引子,或者是在服侍环节或回应环节,不适合太多放在赞美敬拜环节。

那么唱那些对神唱的歌时,就一定要注意我们跟会众之间互动的界限,不是眼睛想看哪里就看哪里的。

盼望祂兴起更多合祂心意的敬拜者。祝福你!

– End –

图片

我们都可以做的两种见证

图片

为祂做见证是我们在地上的使命,但是如何为祂做见证,常常是困扰很多人的问题。

很多人认为,自己平时并没有活出足够好的生命和品行,所以不大敢为祂做见证。

如果一定要有好的生命和品行的话,我觉得我们大部分人都不大容易为祂做见证了。

生命的成圣是一辈子的事,若要等到我们老了再去做见证是不是太晚了呢?

所以今天我要跟弟兄姊妹分享,我们都可以做的两种见证。

#1 经历祂的故事

还记得撒马利亚井旁的那位遇见主的妇人吗?她才遇见主,就留下水罐子往城里去向众人做见证,好些人就信了。

而当时的这位妇人都还没有开始经历生命成圣的周期呢。

并且她做的见证很简单,她就是跟很多人说:有一个人将我素来所行的一切事都给我说出来了,莫非这就是弥赛亚吗?

只要我们真正遇见了主,经历了主,那么我们就可以为祂做见证。你只需要告诉人家,你经历了什么。

无论你是经历的祂的恩典,还是经历的祂的能力,都可以大胆的分享出来。分享见证是我们能做的,而听的人是否会相信并不是我们能决定的。

你也许会有担心:我今天是病得医治了,但万一以后病又复发了呢?

我发现,很多人不敢为主做见证,是因为他们想要见证的是一位每次都会应允祷告,每次都会施行医治的上帝。

可上帝从来都没有应许过我们祂会应允所有的祷告,或者每次都会施行医治。

如果我们今天经历了医治,那么我们就应该感恩,我们就可以为今天的经历来做见证,见证祂的能力、祂的恩典、祂的作为以及祂的爱。

每个认识上帝的人都有经历上帝的故事,每个人都可以为祂做见证。即使在平凡的生活中,也要学会去发现祂那无所不在的恩典。

#2 我们的信、望、爱

很多人觉得,自己生活并没有那么如意,也没有什么很明显的祷告蒙应允,更没有那些很多人津津乐道的属灵经历,甚至可能还身处在苦难之中。

所以,他们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可以为主做见证的。

如果你也在这样的挣扎当中,我今天想鼓励你,我们为祂做见证,除了可以见证祂的能力和作为,我们也可以见证我们对祂的爱和信心,以及我们心里的盼望。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哥林多前书 13:13 和合本)

一个患难中的人,带着极大的盼望,那就是很美的见证;一个疾病中的人,仍然对上帝有信心,那就非常荣耀神;一个人如果无论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坚守自己对上帝的爱,那就是最大的神迹。

医治疾病的能力,医生也有,但是能加给人信心、带给人盼望、赐被人爱的,只有那位伟大的上帝。

让我们勇敢的为祂做见证吧,趁着白日。因为你不知道,黑夜什么时候到来,到时候可能就没有什么机会了。

图片

如何解决青年人和中老年人一起敬拜的大难题

图片

前两天有收到一位弟兄的留言:

老师您好,我是一位在中老年人居多的聚会中服侍的青年人,我有一个困扰了很久的问题,就是我在敬拜团中作伴唱,但选的诗歌大部分都是有年代的,我在唱这些诗歌的时候,发现很难投入其中,跟平常自己私下敬拜时很不一样,感觉自己像个没有感情的唱歌机器。长辈们说如果台上的人都没有办法投入敬拜更别说会众了,好像问题还挺严重,老师您是否能给些建议呢?

 

 
首先我很感恩,因为我看到这位弟兄身上有几个非常宝贵且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1、很诚实,不想在敬拜中伪装自己,不想唱诗歌时有口无心;
2、想要让自己更投入在敬拜中,没有应付了事;
3、有舍己、有顺服,并没有不喜欢就换个教会,而是寻求建议。
 
这三点我估计很多弟兄姊妹都做不到。
 
我想,很多弟兄姊妹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或者正在这样的处境当中,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下面分享的都是我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还请大家尊重你们自己领袖的意见。
 
推荐阅读:
敬拜课程 | 敬拜主领的职责是什么?
敬拜课程 | 敬拜主领应该具备的13个条件

图片

首先,我相信弟兄姊妹都知道敬拜的真意。
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他。” (约翰福音 4:23 和合本)
这里的“心灵”和“诚实”原文就是“灵”与“真理”,这样看来,其实敬拜跟音乐并没有直接关系。
我对敬拜的定义就是:以神为大、以神为乐、以神为中心的生活方式。
既然敬拜是一种生活方式,那么即使音乐不能为我们效力的时候,我们仍然可以敬拜。
 
但音乐敬拜有所不同,它其实还包括了赞美的部分,所以我们常常会说赞美敬拜或敬拜赞美。
 
那么赞美就跟音乐有直接的关系了,因为从旧约开始,音乐就已经成为了非常重要的赞美方式。
 
所以,在我们的敬拜赞美中,我们不得不重视音乐的风格和表现形式,青年人有青年人的音乐风格,中老年人有中老年人的表现形式。
 
如果是青年人和中老年人在一起,那的确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了。那么到底如何解决呢?
 

图片

一、异象和使命
教会不应该只为满足当下会友需求而存在,而是要为祂的异象和使命而存在。
 
例如说,尽管现在大部分会友是中老年人,那么如果教会有异象想要吸引青年人并服侍青年人,那么敬拜风格就必须要做出调整。
 
哪怕就是专门为青年人提供一场他们的敬拜和聚会,那也是非常值得投资的。
 
但是大部分的教会都是混在一起,那就不得不考虑青年人的需求。
 
如果我们不想教会一直老龄化导致青黄不接的话,那么就需要赶紧把青年人重视起来。
 
我想说,如果中老年弟兄姊妹能够在这部分做出一些牺牲,也唱一些年轻人能够接受的歌曲,一定会带来很大的祝福。
 

图片

二、如何实现老少皆宜
 
如果是老中青混在一起的情况下,能否有老少皆宜的方案呢?
 
我个人认为是有的。
 
#1 老歌新唱
 
很多老的传统圣诗旋律简单、节奏简单、结构简单、朗朗上口,而这些诗歌我们同样可以用现代的方式和年轻人能接受的方式来表达。
 
例如奇异恩典、你真伟大、恩友歌、祷告良辰等等类似的歌曲有很多,配上现代的和弦伴奏,通常老中青都是可以接受的。
 
就拿下面这首“你真伟大”来说,你可以看看这些著名的敬拜者如何用现代方式演绎的
 
(很抱歉,因为中文诗歌资源受限,为了尊重版权,下面诗歌链接都选用英文版) 

https://y.qq.com/n/ryqq/songDetail/242030400
https://y.qq.com/n/ryqq/songDetail/244097784
https://y.qq.com/n/ryqq/songDetail/247895759
https://y.qq.com/n/ryqq/songDetail/247790719
https://y.qq.com/n/ryqq/songDetail/209902463
#2 老歌重编
就连近500年前亨德尔的清唱剧《弥赛亚 》的片段被Hillsong加在他们现代的诗歌里,也丝毫没有违和感:https://y.qq.com/n/ryqq/songDetail/256379663 

听了上面这首现代版的“He shall reign for ever and ever…”,感觉如何?
不仅如此,这首歌曲的其他部分在今天创作出来,也非常有传统圣诗的感觉。
这种手法也被很多敬拜团所常用。

因为传统圣诗通常是一段式结构,不像现代诗歌一样有主歌、副歌、桥段,所以很多传统圣诗被加在现代诗歌中,有些当作主歌,有些当作副歌,有些当作桥段。

例如这首现代版的Amazing Grace就是把传统圣诗当作了歌曲的主歌,自己重新创作了副歌,让歌曲的层次和起伏得到了升华

也有不少的现代诗歌将传统圣诗作为歌曲的副歌或桥段,也非常有创意性,例如:

https://y.qq.com/n/ryqq/songDetail/5448906

#3 新歌老调

同时我还发现,有不少现代诗歌作者创作出一些诗歌,也很有传统诗歌的韵味和曲调,例如:

https://y.qq.com/n/ryqq/songDetail/5157401

https://y.qq.com/n/ryqq/songDetail/234929746

千万不要以为这些是传统诗歌,其实这些都是现代诗歌哦,还有这首:

https://y.qq.com/n/ryqq/songDetail/214337527

这类型的诗歌听起来都朗朗上口很像传统诗歌,很多华人聚会都有翻译过来唱。

个人认为,上面这三种类型的诗歌都是老少皆宜的。

图片

 

三、华语诗歌现状

我们看到很多欧美诗歌都老少皆宜,但以《迦南诗选》为代表的本土诗歌就比较例外。
 
因为从70后开始,他们已经接受港台流行和欧美音乐,而《迦南诗选》这类诗歌顿时会显出年代感。
由于歌曲曲调本身的原因,多数都是小调或五声音阶,即使换上很现代的伴奏和编曲,仍然脱不去歌曲本身的年代感。
但大部分西方传统圣诗的曲调就没这个问题。
 
那么赞美之泉/我心旋律/生命河灵粮堂为代表的现代华语诗歌呢?我个人认为这类华语诗歌比较适合80后往前。
 
当然他们的歌曲中也有简单的有复杂的,简单的那些诗歌比较适合80、70、甚至60后。
 
我可以很确定的说,大部分90后、00后对这类型的诗歌会感觉到年代感,很多90后都跟我说他们不爱听赞美之泉。
 
那么90后00后都爱听哪些诗歌呢?他们爱听约书亚(翻译的欧美诗歌为主)、Hillsong(音乐风格上在欧美已经通吃老中青三代)、Bethel(纯真的美式血统)。
 
我们需要接受这一个现实,就是这些年来国内的音乐文化一直是受西方影响的。
 
这就形成了音乐品味和审美的差异化,就好比你要一个90后去穿上他爸爸或爷爷的衣服,这中间是存在审美差异的。
 
尽管现在国内各大热曲榜上,中国风歌曲大热,但其实这些歌曲也只是把民族乐器或中国风元素加入到现代音乐中,而主要的音乐表现形式还是很西方的。
 
我们必须先明白这中间的差异,我们才能有可能去找到平衡和寻求出路。
 
回到前面第一点,若对青年人有异象,那么就可以想办法做出改变吧。
若希望在老中青中间找到平衡,那么就回到前面第二点,选诗歌就很关键。
 

图片

四、聚会形态多样化
 
不过我们的平时的聚会形态完全可以多样化。
 
例如小组可以大致按年龄段来考虑,这样青年人就可以在小组里有青年人的敬拜,老年人也可以在小组里有适合老年人的敬拜。
 
我看到很多地方有混在一起的大聚会,也有专门设立给青年人的聚会,甚至还有给Youth的。
 
如果是混在一起的大聚会就要尽量找到平衡了。
 

图片

五、很难投入怎么办
 
我们混在一起的时候,无论是年轻人唱老年人的歌,还是老年人唱年轻人的歌,都会面临一样的情况,很难投入怎么办?
 
很多时候,一种音乐风格背后有着很深的文化底蕴。
 
例如黑人灵歌这种风格背后就是黑人对上帝那种很深的呼求。而《迦南诗选》也不例外。
 
了解这些诗歌背后的故事和文化,也许我们就会多一份感动了。
 
如果音乐是在无法带给自己感动,我的建议是,多提醒自己敬拜的真意,同时让自己多专注一些在歌词词意里。
 
多去思想歌词的意境和画面,带着祷告的心去唱,让自己忽略当时的音乐,也许你能够更加投入一些。
 
要知道,有时候,敬拜就是牺牲。敬拜不是我们给了上帝多少,而是我们为上帝牺牲了多少。
 
站在台上,唱着自己并不喜欢的音乐风格,还能竭力的让自己去投入在里面,我相信,这就是你的敬拜
 
同时,你的生命也会得到很大的成长,还能从这些音乐中学习和领受到不一样的恩膏。
 
如果你们教会中的老年人愿意为了年轻的你们做出牺牲,跟着你们又唱又跳,那就太感恩了。
 
但请你一定要记住,当你有一天也成为了教会中的老年人,你也要如此去对待那些你后面的青年人。
 
因为,这样的敬拜,也需要传承。
 
祝福你!
 
PS:若弟兄姊妹在敬拜和服事中有遇到什么问题和难题,欢迎跟我留言,我愿意跟你们一起学习和成长。
添加微信好友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