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明.醒世恒言)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后唐.李煜)
 

过去的古人与我们同在一个月亮下,他们喜欢对着明月抒发情感,谱写着他们的悲欢离合。

诗人大卫曾经也在月圆之夜,独自一人观赏着皎洁的明月,深知这是奇妙的造物主所赐,所以不禁从心里发出感叹:

我观看你指头所造的天,并你所陈设的月亮星宿,便说: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诗篇 8:3-9 )

我除了很喜欢苏轼的《水调歌头》,我也很喜欢他的“赤壁赋”。

他与一位客人,在江上泛舟赏月,看到秋夜的明月,感受到大自然景色之美,就感到人生的无常与短暂。

所以他在赋中写到: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赤壁大战的一代枭雄曹操而今安在哉?不能,他只能“抱明月而长终”。

苏东坡在《赤壁赋》中的感怀,正如神人摩西曾在诗篇中所说: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但其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我们便如飞而去。(诗篇 90:10 )

苏东坡说:“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他在悲叹着人生的渺茫,但也在赞叹着造物者的伟大: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使徒保罗也曾说: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罗马书1:20)

自古以来,似乎许多智慧人都相信造物者的存在,他们认为宇宙万物并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一定是来自一个伟大的创造。

我们为什么要去相信自己是来自一个低等的动物,而不愿意接受我们是造物者伟大奇妙的创造。

亲爱的朋友!盼望我们在这个中秋佳节之际,可以感受和经历到上帝创造的奇妙与大爱,让我们回转向祂,得着永恒的祝福!

愿祂赐福与你!

Sean

2022年9月9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